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7篇

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7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3 08:35:06

篇一: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第一章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作用更为突出。对外贸易与一国产业结构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扩大总需求,通过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增长。

  1.1对外贸易的概念及特点

  1.1.1 对外贸易的概念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

  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1]

  1.1.2 对外贸易的特点

  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形态,对外贸易的特征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资源的配置达到相对的均衡

  对外贸易在整体上已经实现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对生产资源进行配置,对外贸易的重心已经不直接或不再局限于生产规模的扩张或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

  (2)对外贸易具有良好的支付能力

  这是因为进口贸易虽然相当活跃但出口竞争力强,资本的输入规模不小,但资本输出的数量往往更大,因此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对外贸易的这些特征是以其特有的产业结构为基础的。那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2]

  1.2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演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运动皆受一定的规律所支配。产业结构其发展演变必然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分析和揭示这一规律是研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这一问题的重要任务,对于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2.1产业结构的概念

  所谓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它和产业

  [1]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 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国际贸易》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分类有着密切关系,因为产业分类是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进行分解与组合。可以说产业分类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

  1.2.2 产业分类

  研究产业结构就有必要从产业分类谈起。世界各国产业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可以选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就研究产业结构而言,一般多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依据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来进行产业划分的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法,我们可以将产业划分为:

  第一(次)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

  第二(次)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第三(次)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

  1.2.3产业结构的其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考察和把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研究产业结构问题的首要课题。

  产业结构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推动着经济的向前发展。下面就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的规律。[3]

  图1.1 产业演进过程图

  在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

  (1)在农业为主导阶段

  农业比重占有绝对地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均有限。

  [3]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2)在轻纺工业为主导阶段

  轻纺工业由于需求拉动,技术要求简单,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便宜等有利因素得到较快发展;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地位有所削弱;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这时轻纺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3)在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阶段

  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很小;轻纺工业继续发展,但速度逐渐放慢下来;而以原料,燃料,动力,基础设施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发展快,并取代轻纺工业的位置成为主导产业。

  (4)在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传统型,技术要求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主导产业。

  (5)在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由于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技术要求较高的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机器人,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航天器,汽车及机床等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有较快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6)在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比重有所下降,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快;但内部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仍有较快发展。整个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较快,但比重已不占有主导地位。

  (7)在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人们也常把这一阶段称为后工业化社会或工业化后期阶段。

  上述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不仅可以从某一国或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得到证实,而且还可以从同一时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中得到证实。这种演变规律在我国各地区也同样存在。比如,在我国的沪苏浙皖地区,1989年全区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53%和23%,可以看出本区总的来说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超过半数以上。而在本区内部,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一,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有很大差异:上海为66.9%,江苏、浙江为50%左右,安徽仅为40%。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本区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高6.1%。

   图1.2 1989年全区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图

  53%

  1.3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3.1 概述进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对外贸易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对外贸易有利于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资源,商品,劳务的出口,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紧缺资源,劳务的进口,可以弥补本国生产该类商品的产业不足,同时进口某些新产品,新技术还对开拓本国市场,为本国发展同类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篇二: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中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实证分析

  摘 要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优化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结构,目的是改善贸易条件,促进国际分工以及获取贸易利益。本文引进“相对出口绩效指数”(REP)净出口比率(RNX)作为分析模型,对中国2000—2004年各类商品REP和RNX指数值和各大类REP和RNX变化趋势的进行考察和实证分析,并结合具体产业,得出有关结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比较优势REP RNX

  EMPIRICAL ANALYSIS ON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TRADE STRUCTURE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MEAN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OF TRADE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INNER PAR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TOPIC TO ALL THE COUNTRIES IN DEVELOPING THEIR ECONOMY,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AND ESTABLISHING A PROPER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IS TO IMPROVE THE TRADE CONDITIO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FINALLY GAIN THE PROFIT .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SSUE, THE PAPER CACULATES AND ANALYZES REP (INDICES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AND RNX(RATIO OF NET EXPORT).ON THIS BASIS, IT PRESENTS SEVERAL CONCLUSIONS IN TERMS OF SPECIFIC INDUSTRI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P RNX

   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相当于“十五”时期初2001年的2.8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从总体看,我国距离贸易强国尚待时日,客观、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及其比较优势变动趋势,对于实施我国贸易强国战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 模型的准备及建立

  为了进行比较优势测定,并得到其经济意义,我们引进“相对出口绩效指数”

  (indices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REP )和“进出口比率指数”

  (indices of export---import ratio, EMR ) REP 定义为,一国某种商品的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的比率对于该国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率之比。其指数公式表示如下: ij REP =(ij X /

  ij j

  X ∑

  )/(ij i X ∑/ ij i

  j

  X ∑∑

  ) (1—1)

  式中ij REP 为j 国i 商品的相对绩效指数,ij X 为j 国i 商品的出口额,ij j X ∑为世界的i 商品的出口总额,也就是世界各国i 商品出口额之和,ij i X ∑为j 国i 商品的出口总额,ij i j X ∑∑为世界出口总额。(2—1)式也可以改写成:

  ij REP =(ij X /ij i X ∑)/(ij j X ∑/ ij i j X ∑∑) (1—2) 上式中,ij X /ij i X ∑表示j 国i 商品的出口比率,ij j X ∑/

  ij i

  j

  X ∑∑

  则表示世界i 商

  品的出口比率。它要说明的是,相对于世界i 商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j 国i 商品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率多大的问题。按此定义,ij REP 指数值大于1,意味着j 国i 商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反之,如果ij REP 指数值小于1,则意味着j 国i 商品的出口比率低于世界i 商品的出口比率,表明j 国在i 商品上只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

  实际上,ij REP 指数与下面的出口函数密切相关,从而也可以从该出口函数中推导出ij REP 指数。现设,j 国i 商品的出口比率是如下几个函数变量的函数:即,

  ij X /ij i X ∑={}

  ,,/ij ij ij wi ij wi j i j ,,f C X X T t Q ∑∑∑ (1—3)

  上式中,为j 国i 商品的相对成本,ij C /ij ij j i j X X ∑∑∑为世界的i 商品的出口比率,为世界各国对j 国i 商品的关税率,而和分别为j 国i 商品的运输费用和非关税壁垒等非价格因素。

  wi T ij t wi Q 若(1—3)式所表示的函数对于(/ij ij j i j X X ∑∑∑)具有一次齐次的性质,而且两边都可以除以(/ij ij j i j X X ∑∑∑),那么就不难推导出上述的ij REP 指数:即,

  ij REP =(ij X /ij i X ∑)/(ij j X ∑/

  ij i

  j

  X ∑∑

  )

   = {},,,ij wi ij wi F C T t Q (1—4) 我们还可以假设,上式的几个变量中,世界各国对j 国i 商品的关税率,以及运输费用和非价格因素,与世界其他出口i 商品的国家无任何差别。也就是说,这些因素不仅仅对j 国,而且对世界其他出口国也都起着同等程度的作用。如果这种假设在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条件下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ij t wi Q ij REP 指数是由实际的相对成本确定的,换言之,ij REP 指数值“显示”的正好是某贸易商品生产中的相对成本情况。

  与ij REP 指数相关的另外一个指数是进出口比率(ij EMR )指数。ij EMR 指数定义为一国某商品的出口和进口的比率。其指数公式表示如下:

  ij EMR =ij X /ij M (1—5) 其中,ij X 为j 国i 商品的出口额,ij M 为j 国i 商品的进口额。按此定义,ij EMR 指数值越大,则表示i 商品的比较优势就越强;反之,则表示其比较优势越弱。在此意义上,一般认为该指数虽然与ij EMR 指数有区别,但它也“显示”一国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

  关于j 国i 商品的出口函数,已在(1—3)式中描述过。j 国i 商品的进口函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给出。设j 国i 商品的进口比率是如下几个变量的函数,即有,

  ij M /ij i M ∑={}

  ,/,,,ij ij ij ij ij ij i g C D D T t Q ∑ (1—6)

  上式表明,j 国i 商品的进口比率的大小,除了受i 商品生产中的相对成本的影响外,还要受本国的需求结构ij C /

  ij D ij

  i

  D

  ∑,本国的进口关税,以及进口商品的运输费

  用和非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ij T ij t ij Q 从(1—2)、(1—4)、(1—5)和(1—6)式中可以看出,ij REP 指数只与该国的出口函数直接相关,但ij EMR 指数除了直接与该国的进口函数相关联外,还受该国出口函数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两个指数的不同属性。具体地讲,决定两个指数的不同属性。具体地讲,决定两个指数的不同属性的因素是,本国的需求结构和进口关税率以及进口商品的运输费用和其他非价格因素。如果这些本国特有的因素的影响很小,而两个函数中的共同因子的影响大,那么两个指数间的相关程度就越高。反之,两个指数间的相关程度很低。所以,我们通过对两个指数间的相关分析,可以分别测定在一国贸易结构形式的决定中,相对成本和其他因素所产生的各自影响。在具体的测定中,进出口比率指数值也可以采用净出口比率RNX (ratio of net export )公式计算,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ij C ij RNX =(ij X −ij M )/(ij X +ij M ) (1—7) 不过,如果用这一公式进行计算,尽管在理论含义上与(2—5)式无任何区别,

   −

  但显示比较优势的取值区域和定义有所不同。其取值区域应为(1,1),其中极小

  值−1代表比较劣势,0代表中性优势,极大值1则代表很强的优势。考虑到与相关

  研究结果的比较,在实际计算进出口比率指数值时,采用这一净出口比率公式。

  二、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表2—1:出口数据列表如下:(单位:亿美元)

  农产品 24.12 3.1% 783.10 食物 20.81 3.3% 626.82 鱼类 6.63 9.5% 69.68 其他食品 14.18 2.5% 557.13 原料 3.31 2.1% 156.28 燃料和矿类产品 25.70 2.0% 1280.64 矿石和其他矿物 1.95 1.7% 115.68 燃料 14.48 1.5% 993.00 有色金属 9.28 5.4% 171.97 制造业 542.22 8.3% 6570.31 钢铁 13.88 5.2% 265.86 化学药品 26.36 2.7% 975.86 医药品 3.23 1.3% 246.85 其他化学药品 23.12 3.2% 729.01 其他半成品 44.06 7.0% 633.41 机械和运输设备 268.12 7.7% 3473.77 办公和电信设备 171.78 15.2% 1133.78 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室用品 87.10 20.7% 420.24 通讯设备 68.50 17.9% 383.18 集成电路 16.18 4.9% 330.36 运输设备 22.14 1.8% 1206.07 汽车产品 6.27 0.7% 847.24 其他运输设备 15.87 4.4% 358.82 其他机械 74.20 6.5% 1133.92 纺织品 33.43 17.2% 194.73 衣服 61.86 24.0% 258.10 其他制造业 94.52 12.3% 768.58 个人和日常用品 34.13 20.6% 165.42 科学控制设备 11.06 5.9% 188.46 杂项制成品 49.34 11.9% 414.70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网站

  表2—2:进口数据列表如下:(单位:亿美元)

   农产品 42.22 食物 21.10

  鱼类 2.33

  其他食品 18.77 原料 21.12

  燃料和矿类产品 87.78 矿石和其他矿物 26.98 燃料 47.97 有色金属 12.83

  制造业 391.01 钢铁 23.08 化学药品 64.53

  医药品 1.90

  其他化学药品 62.63 其他半成品 20.11 机械和运输设备 224.57

  办公和电信设备 109.21 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室用品 21.11

  通讯设备 18.38

  集成电路 69.72 运输设备 23.72 汽车产品 14.42

  其他运输设备 9.30 其他机械 91.64 纺织品 12.85 衣服 1.49 其他制造业 44.37

  个人和日常用品 1.13

  科学控制设备 30.70

  杂项制成品 12.54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网站

  利用公式(1—2)和公式(1—7 )计算得到REP和RNX指数得到下表:

  表2—3:2004年各类商品REP和RNX指数表

  农产品 0.45 -0.27 食物 0.48 -0.01 鱼类 1.39 0.48 其他食品 0.37 -0.14 原料 0.31 -0.73

   燃料和矿类产品 0.29 -0.55 矿石和其他矿物 0.25 -0.87

  燃料 0.21 -0.54

  有色金属 0.79 -0.16

  制造业 1.20 0.16 钢铁 0.76 -0.25

  化学药品 0.39 -0.42

  医药品 0.19 0.26

  其他化学药品 0.46 -0.46

  其他半成品 1.01 0.37

  机械和运输设备 1.12 0.09

  办公和电信设备 2.21 0.22 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室用品 3.02 0.61

  通讯设备 2.60 0.58

  集成电路 0.71 -0.62 运输设备 0.27 -0.03 汽车产品 0.11 -0.39

  其他运输设备 0.64 0.26 其他机械 0.95 -0.11

  纺织品 2.50 0.44

  衣服 3.49 0.95

  其他制造业 1.79 0.36

  个人和日常用品 3.00 0.94

  科学控制设备 0.85 -0.47

  杂项制成品 1.73 0.59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计算而成

  我国采用联合国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对我国进出口产品进行分类。1按1位数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进出口产品包括10大类。通常将0—4类初级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第6、8类制成品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第5、7类制成品产品定义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第九类为未分类的其他产品。

  以下对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阐述其经济涵义:

  根据表2-3中中国(2004)年的REP指数值,可以将中国的各类贸易商品分为ABCD四类:

  A类:具有非常强的比较优势的商品,其REP指数值为3.0以上。

  B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的商品,其REP指数值为1.0~2.9。

  1 SITC0(食品及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类)、SITC2(非食用原料)、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SITC4(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5(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和SITC9(未分类产品)。

   C类: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的商品,其REP指数为0.4~0.99。

  D类:具有非常弱的比较优势的产品,其REP指数为0.0005~0.39。

  从各类具体商品中,可以看出中国贸易结构形式的比较优势特征。首先,隶属于A类商品的是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室设备、衣服以及个人和日用商品等。

  从B类商品的构成来看,属于这类商品的有鱼类、一些半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办公和电信设备、通信设备、纺织品等等。

  从 C类和D类商品的构成来看,属于C类的商品中除了一部份是集成电路和控制设备外,大部分是原料、中间产品等重化工部门的制成品,这一类出口商品的REP 指数值都小于1,其比较优势较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改观。在D类商品中,占绝大多数的还是原材料和汽车设备。

  总体来讲,在2004年中国出口商品中,REP指数值大于1而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商品共有8类。其中,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或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重化工制成品或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商品所占的比重微小,而且这些重化工制成品的深加工程度也很低。而且自动化产品和运输用的机械出口产品的REP指数值都小于0.4,这类出口商品具有非常弱的比较优势。由此可见,中国的贸易结构仍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的商品优势型”特征。

  三、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

  表3—1:1980年到1999年我国各类商品REP指数统计结果

  1980 1.72 0.49 1.42 0.89 0.53 0.82 1.27 0.11 1.89

  1983 1.47 0.51 1.55 1 0.82 0.71 1.29 0.11 2.06

  1985 1.94 0.46 2.01 1.79 0.79 0.69 1.24 0.1 1.48

  1987 1.88 0.54 2.1 1.36 0.63 0.77 1.67 0.16 1.67

  1990 1.46 0.8 1.23 0.83 0.64 0.7 1.26 0.49 2.26

  1993 1.22 0.81 0.87 0.6 0.57 0.55 1.15 0.44 3.03

  1995 0.94 0.83 0.72 0.54 0.6 0.64 1.35 0.54 2.82

  1996 0.97 0.78 0.72 0.47 0.55 0.64 1.25 0.59 2.92

  1997 0.93 0.53 0.64 0.51 0.77 0.62 1.28 0.61 2.96

  1998 0.88 0.48 0.56 0.45 0.33 0.59 1.19 0.66 2.91

  1999 0.86 0.37 0.63 0.32 0.16 0.64 1.19 0.71 2.81 数据来源:傅朝阳.《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4期

  图3—1:1980年—1999年REP变化趋势图

   对2000年至2004年的REP计算结果,鉴于计算方法在前面已经给出,故在此只

  给出计算结果,为方便比较,列表如下所示:

  表3—2:2000—2004年各类商品REP和RNX指数值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商品名

  REP RNX REP RNX REP RNX REP RNX REP RNX

  农产品 0.71 -0.09 0.67 -0.09 0.60 -0.07 0.53 -0.16 0.45 -0.27 食品 0.74 0.20 0.71 0.21 0.65 0.24 0.57 0.13 0.48 -0.01

  原料 0.59 -0.58 0.48 -0.63 0.43 -0.64 0.36 -0.68 0.31 -0.73

  矿类产品 0.37 -0.46 0.36 -0.41 0.32 -0.43 0.30 -0.48 0.29 -0.55

  矿石和其他矿物质 0.47 -0.69 0.45 -0.72 0.39 -0.72 0.31 -0.79 0.25 -0.87 燃料 0.30 -0.45 0.30 -0.35 0.26 -0.39 0.24 -0.45 0.21 -0.54

  有色金属 0.68 -0.31 0.66 -0.27 0.65 -0.29 0.70 -0.26 0.79 -0.16

  制造业 1.15 0.15 1.15 0.13 1.16 0.14 1.18 0.13 1.20 0.16 钢铁 0.74 -0.37 0.53 -0.54 0.44 -0.60 0.43 -0.64 0.76 -0.25

  化学药品 0.51 -0.42 0.49 -0.41 0.43 -0.43 0.40 -0.42 0.39 -0.42

  其他半成品 1.00 0.21 1.04 0.26 1.03 0.29 0.97 0.31 1.01 0.37

  机械和运输器材 0.78 -0.03 0.85 -0.03 0.94 0.00 1.05 0.04 1.12 0.09

  纺织品 2.47 0.17 2.51 0.20 2.53 0.29 2.57 0.38 2.50 0.44

  衣服 4.38 0.94 4.12 0.93 3.85 0.94 3.73 0.95 3.49 0.95

  其他生活消费品 2.23 0.64 2.11 0.58 2.02 0.54 1.86 0.43 1.79 0.36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计算而成

  为了形象地描绘其总体变化趋势,作图如下所示:

  图3—2:2000年—2004年各类主要商品REP变化趋势

   以上图表描绘了三类主要产业的REP近5年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呈现比较平缓的上升趋势,其REP值大于1.0而小于3.0,总体来看,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再看农产品方面,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 REP由0.71降到0.45,其REP值总体来看大于0.4而小于0.99,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最后看矿类产品,其REP值在5年内均小于0.4,说明该类产品具有非常弱的比较优势,从其变化趋势来看,呈现出下降到后期略有上升的趋势。

  RNX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图3—3:2000年—2004年各类主要商品RNX变化趋势图

  现对REP和RNX指数进行数值分析:

   如前所述,RNX的取值区域是(-1,1),其中极小值-1,代表比较劣势,极大值1则代表很强的优势。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制造业的RNX值大于1,变化趋势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农产品和矿类产品的REP指数值都小于0,且变化趋势都为先升后降。这一结果,与相对出口绩效指数(REP)的计算结果大体相吻合,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确实在各国贸易结构形式的决定中起作用。

  总体来看,除制造业之外,其他两大类产品都不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并且近年来,还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农产品降幅较快。为了更加细致地观察到近5年各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情况,我们进一步作图说明:

  图3—4:2000年至2004年农产品类REP变化趋势图

  图3—5:2000年至2004年矿类产品REP变化趋势图

   图3—6:2000年至2004年制造业REP变化趋势图

  由以上三张图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食品和原料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均具有较弱或非常弱的比较优势;有色金属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矿石和燃料等都呈缓慢递减的趋势,具有较弱或非常弱的比较优势;制造业中除了纺织品、钢铁、机械和运输器材呈现上升趋势外,都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但纺织品和其他半成品相对较稳定,它们中除了钢铁和化学药品外,其余都具有比较强或非常强的比较优势。

  1. 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变动

  该大类产品在80年代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两类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0(食品)、SITC2(原料)的REP指数均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在1983至1989年期间,SITC3(燃料)的REP指数也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从动态来看,资源密集型产品的REP指数在下降,并在90年代先后降到1以下,即成为比较劣势产品。

  2. 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变动

  在整个考察期间,该大类产品REP指数大部分小于1,即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从动态来看,SITC7(机械和运输器材)的REP指数一直在增加,从1980年的0.11升至2004年的1.12,势头非常强劲,预示着该类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非常具有比较优势产品。SITC5(化学药品)的REP指数总的看来在下降,说明该类产品比较优势在恶化。考虑到SITC5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的出口比重非常小,可以说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变动

  在整个考察期间,该大类产品REP指数均大于1,即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我国主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EP指数呈现先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

  四、结论

  通过对中国各类商品REP和RNX指数值和各大类REP和RNX变化趋势的考察及实

   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矿类产品总体和农产品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具体来看,有色金属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该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始终保持较高增速有关。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原材料、燃料的净进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完全丧失了比较优势。

  2.纺织品、服装、钢铁及杂项的REP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而化学品和金属制品的REP/RNX指数显现为比较优劣势。纺织品拥有劳动力成本及制造成本的比较优势,钢铁可能由于土地价格低、制造成本较低、而且拥有巨大的市场有关。而服装的比较优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将面对国际上更为廉价的竞争对手,如越南等国际或地区的挑战。

  3. 机械、运输器材以及一些半成品、办公设备的REP指数一直在提高,从1980年的0.11升至2004年的1.12,势头非常强劲,预示着该类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非常比较优势产品。

  4. 办公和电信设备、通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室用品的REP/RNX指数显现为比较优势,而集成电路则表现为比较劣势,说明在兼有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信息产业,我国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在技术密集型的零部件、技术软件方面表现为比较劣势。

  [参考文献]

  [1] 金哲松.(2000)《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中国计划出版社.:第29—53页.。

  [2] 张曙宵.(.200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中国经济出版社:第19—21页.。

  [3] 梁琦.(2004)《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第67—76页。.

  [4] 汪素芹(2005).“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与竞争力实证分析”.《国家贸易问题》.第6期:第21—25页.。

  [5] 傅朝阳. (2005)“我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4期:第11—16页。.

  [6] 余剑. (2005).“开放条件下的要素供给优势转化与产业贸易结构变革”.《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第5—11页.。

  [7] 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第120—124页.。

  [8] 朱英明.( 2003)《产业集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45—51页.。

  [9] 王建..“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机遇”.《新华文摘》.2004年第9期:第14—19页.。

  

篇三: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

  自从加入 WTO 之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 为密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开放经济部门与 产业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日益增强,这主要体现 在开放经济部门利用产业调整转移的时机,更快 更好地调整自身经济结构,与此同时,产业经济 的转型升级也应该更多的在开放经济部门中进行 。在这种过程中,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毋 庸置疑地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的外在 原因。

   二、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概述

  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看,构成一国 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占比结 构关系。

  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能够 比较充分地反映出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水 平、各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资源产品的状况等。

   产业结构,从量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定义为三次 产业总产出分别在国内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从质 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三次产业的构成关系

   三、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互动机

  理

  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是一国经济 发展的基础,而对外贸易结构则集中反映产品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二者作为一国或地区内、外 部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经济的持 续良好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结构决 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反作用于产业结构。而针 对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而言,产业结构主要是从 供给层面来反映生产结构状况,而对外贸易结构 是从需求层面来反映消费结构状况。可以得出, 产业结构也对贸易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对外 贸易结构则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构成了 相互影响的关系。

   1.产业结构作用于对外贸易结构的途径和机 制

   (1)产业结构决定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大小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生产条件及规模 的影响,而生产发展规模最终要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影响。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产业结构决定了 对外贸易的规模状况。

   (2)产业结构是通过对外贸易结构来反映其市场竞争力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该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是通过出口绝对额在进出口 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现。一般来说,某产业的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比重越低,则表明该产业要素转 换效率则越低,产业结构的竞争力也越弱,;反之比重越高,该国或地区的产业要素转换效率越高, 产业结构的市场竞争力越强。

   (3)产业结构升级是贸易结构调整的前提

  对外贸易结构发生调整转变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变化仍然决定对外贸易结 构的变化。具体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是按照农业到轻工业,紧接着到重工业,最后到新兴工业这个序 列进行演变发展的,而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最终目标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结构,但 贸易结构也是从最初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转变过来的。

   (4)产业结构的层次决定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和层次

  一国或地区进口的是相对本国而言他国优势产品,这类产品的国内价值比国际价值大,出口的则是相 对本国而言他国劣势产品,这类产品的国内价值要比国际价值小。可见,进出口商品结构是通过产品 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较选择出口或者进口。而产业结构则决定了生产何种比较优势产品,并向国 际市场出售,同时购买本国紧缺的他国比较优势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比较利益。

   2.对外贸易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的途径 和机制

   (1)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改善区域要素禀赋赋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a.由于一国或者地区要素禀赋的有限性,进口稀缺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这样要素在不同 的国家之间流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b.一国或地区生产的产品会出现过剩或紧缺情况,此时发展对外贸易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 (2)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技术进步的途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a.从进口商品结构方面来说,通过进口获得国外产品先进的技术,对国内产业进行技术 改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b.从出口商品结构方面来看,国际市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更高,必须进行相关 技术的开发,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升本国产业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

   (3)对外贸易结构通过国际产业关联效应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对外贸易结构与国内流程的结合,直接改变了产业间的供求关系,当国内需求结构不能 适应国内产业结构时,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则对这种情况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 (4)对外贸易结构一定程度上刺激现有产业发展及引发新产业出现

  由于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该国或地区积极参与贸易的居民能够获得更多的 收入,而收入增加会刺激各种消费,并进而引起相关产品以及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现 有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 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贸易结构中货物贸 易高于服务贸易,工业制成品比重高于初级品。

   我国农村劳动力闲置情况严重,虽然近年来第二三产业吸收劳动比例 不断增加,但是闲置的劳动力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仍然在一 定时间内占主导,同样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一定时间还将扮演出口商品的 主角,工业制成品的加工程度也将长期停留在较浅的水平上。造成这种 情况的原因企业通过持续吸收剩余劳动力即可产生利润的情况下,因此 其不可能对员工的素质进行投资,对企业本身的固定资产装备进行较 高程度的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投资。

    产业结构中制造业进一步壮大,造成我国产品出 口仍旧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贸易条件恶化。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进一 步壮大,制造业的壮大是的我国加工贸易得以进 一步发展,这种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 国就业问题,但是这是以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 代价的,制造业的继续发展壮大使得我国仍旧处 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这对与我国提高我国出 口产品增加值以及我国的自主创造具有很大的阻 碍作用。

    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劳动力 吸收比重上升显著。

  我国贸易结构就是外贸易商品结构大于服务贸易结构,服务贸易发展 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要素方面外,更主要的在于国家对服 务行业的保护,正是这种保护,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国家对服 务业的保护是的其在产品以及服务方面与自由竞争企业相比存在一定 的差距。

   五、对策和建议

   我国更应该积极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 ,大力发展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贸易 。

  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具有国家宏观战略 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要重点大力发展。

  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

   六、结语

  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其合理化和高度化以及调整对 外贸易结构使其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民 福利的增加,只有这样,我国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 的关系才能理顺,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 、长效、可持续的发展。

   谢谢观看

  

篇四: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1-1 . 1. (International Trade)

  

   2.(Foreign Trade)

   (

  ) 3.

   .

  � Import trade Export trade

  (transport trade)

  � Tangible goods trade,Goods trade Intangible goods trade,Service

  trade

  �

   (Direct Trade)

   ((Indirect Trade

   Entrepot trade

  �

   General trade

   Special trade

   "" 197410

  

  

   .

   1.(Value of Foreign Trade)

  (/

  ) /

   2.(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

   1.:

   :

  (Balance of Trade)

   (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

   (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

  =

  

   .

   1.

  

   2.

  

   .

   1

  

   2

  

   .

   :

  

   .Terms of Trade

  

  

  T = ( PX / PM ) �100 T PX PM

   �1-2

  

  

  

  

  

   ..

  

   �1-3

  30"

  "50

  1.

  2.

  

  60 60

  

  

  

  1

  

  2

  

  �

  � �

   2

   �

   � "" Technology spillovers" "Learning by doing

   �

   3

   �

   � """"

   �

  

篇五: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第一部分:统计数据

  总值 一、初级产品

  2005—2010 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7619.9 9690.7 12180. 14285. 12016.

  15

  46

  63

  490.39 529.25 615.47 778.48 630.99

  0 类 食品及活动 224.81 257.22 307.51 327.64 326.03

  物

  1 类 饮料及烟类 11.83 11.93 13.96 15.3 16.41

  2 类 非食用原料 74.85 78.62 91.54 113.46 81.56

  3 类 矿物燃料、润 176.21 177.76 199.44 316.35 203.83

  滑油及有关 原料

  4 类 动、植物油脂 2.68 3.73 3.03 5.74 3.16

  及蜡

  二、工业制成品

  7129.6 9161.4 11564. 13506. 11385.

  68

  98

  64

  5 类 化学品及有 357.72 445.31 603.56 793.09 620.48

  关产品

  6 类 按原料分类 1291.2 1748.3 2198.9 2617.4 1847.7

  的制成品

  7 类 机械及运输 3522.6 4563.6 5771.8 6733.2 5904.2

  设备

  8 类 杂项制品

  1941.9 2380.2 2968.5 3346.0 2996.7

  9 类 未分类的其 16.09 23.88 21.76 17.15 16.45

  他商品

  2005—2010 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值

  6601.1 7916.1 9558.1 11330. 10055.

  86

  55

  一、初级产品

  1477.1 1871.4 2429.7 3627.7 2892.0

  0 类 食品及活动物 93.88 99.97 114.97 140.5 148.24

  1 类 饮料及烟类

  7.82 10.41 14.02 19.2 19.54

  2 类 非食用原料

  702.12 831.64 1179.0 1672.0 1408.2

  3 类矿物燃料、润滑油 639.57 890.02 1048.2 1691.0 1239.6

  及有关原料

  4 类动、植物油脂及蜡 33.7 39.38 73.44 104.88 76.39

  二、工业制成品

  5124.0 6044.7 7128.4 7703.1 7163.5

  5 类 化学品及有关产 777.42 870.79 1074.9 1191.9 1121.2

  2010 15777. 8 817.17

  411.53

  19.06 116.02 267

  3.56

  14962. 16 875.87

  2491.5 1 7803.3

  3776.8

  14.68

  2010 3016.8

  939.85

  45.04 3.96 441.26

  432.16

  17.43 2076.9 5 349.14

  总值 71570. 76 3861.7 5 1854.7 4 88.49 556.05 1340.5 9 21.9

  67710. 53 3696.0 3 12195. 25 34298. 97 17410. 29 110.01

  总值 48478. 71 13237. 92 642.6 74.95 6234.4 1 5940.7 3 345.22 35240. 81 5385.5

   品 6 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

  成品 7 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8 类 杂项制品

  811.59

  2906.2 8 608.72

  869.6

  3571.0 8 712.95

  9 1028.6 7 4125.0 8 875.04

  5 1071.5 9 4419.1 8 976.19

  9 类未分类的其他商 20.08 20.3 24.65 44.2 品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总量中的比例分析。

  4 1077.3 2 4079.9 9 851.92

  33.06

  295.76

  1141.6 2 240.2

  50.22

  3 5154.5 3 20243. 23 4265.0 2 192.51

  通过五年数据的加总求和,分别绘制出两幅进出口比例。在出口总量中工业制成品的出 口额占据大壁江山,远远大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而在进口产品的比例中,初级产品大约占 总进口的三分之一。然而,通过数据表格直接可以读出出口产品的总值为 71570.76 亿美元, 远远高于进口产品总值 48478.71 亿美元,处于明显的贸易顺差。五年初级产品出口总值为 3861.75 亿美元远远小于初级产品进口总值 13237.92 亿美元,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对食 品饮料等的消费总量较大,我国在初级产品方面处于贸易逆差。同时,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工业大国,出口总额巨大,在国际上工业制成品总额也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发展同时也对 环境造成的了极大的破坏,我国面临的巨大的环境压力。

  2.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五年中动态增长变化分析。

   在出口变化折线图中,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总体方向是增长。出口工业制成品在 09 年稍 有下降,当时国际正在遭受着次贷危机的影响,于是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抑制。2010 年有一定的回涨。出口初级产品在这五年之内增长缓慢。

  在进口变化折线图中,进口工业制成品和进口初级产品的数额同方向增长和减小,在 08 年前为增长,08 年后开始快速减小。这与我国国内需求有密切的关系。从数额上看,进 口工业制成品数额也高于进口初级产品。

  2009 年-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单位:千美元

  进 口 原 进出口 产国 (地) 出 口 最 本年 终目的 国(地) 总 值 2,207,265,821 其 中 :

  174,945,011

  出口 本年

  进口 本年

  进 出 出口 进口 口

  比例 比例 比例

  1,201,663,294 1,005,602,526 166,233,432 8,711,579

  101% 106% 96%

  8%

  14% 1%

   香港

  印度 43,380,849

  29,666,560

  日本 228,848,491

  97,910,966

  韩国 156,231,588

  53,679,877

  台湾 106,228,207

  20,505,267

  东 南 亚 213,010,937

  106,297,054

  国家联

  盟

  其 中 :

  28,384,406

  14,720,624

  印度尼

  西亚

  马 来 西 51,962,630

  19,631,939

  亚

  菲律宾 20,531,318

  8,584,708

  新加坡 47,863,000

  30,066,363

  泰国 38,204,040

  13,307,098

  越南 21,047,654

  16,300,914

  欧 洲 联 364,089,002

  236,284,190

  盟

  其 中 :

  39,154,721

  31,277,364

  英国

  德国 105,730,949

  49,919,564

  法国 34,479,995

  21,459,978

  意大利 31,263,914

  20,243,632

  荷兰 41,804,475

  36,682,225

  俄 罗 斯 38,796,724

  17,513,771

  联邦

  南非 16,058,842

  7,365,588

  巴西 42,399,501

  14,118,518

  加拿大 29,701,289

  17,675,119

  美国 298,258,772

  220,815,589

  澳 大 利 60,084,347

  20,645,567

  亚

  新西兰 4,562,435

  2,085,362

  2010 年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

  单位:千美元

  进 口 原 进出口

  出口

  产国

  (地)

  出 口 最 本年

  本年

  终目的

  国(地)

  总 值 2,972,761,815 1,577,932,252

  13,714,289 130,937,525 102,551,712 85,722,940 106,713,883

  13,663,783

  32,330,691

  11,946,610 17,796,637 24,896,942 4,746,740 127,804,812

  7,877,357

  55,811,385 13,020,018 11,020,282 5,122,250 21,282,952

  8,693,253 28,280,983 12,026,170 77,443,182 39,438,780

  2,477,073

  进口

  本年

  1,394,829,563

  2%

  2%

  10% 8%

  7%

  4%

  5%

  2%

  10% 9%

  1%

  1%

  2%

  2%

  1%

  1%

  2%

  3%

  2%

  1%

  1%

  1%

  16% 20%

  2%

  3%

  5%

  4%

  2%

  2%

  1%

  2%

  2%

  3%

  2%

  1%

  1%

  1%

  2%

  1%

  1%

  1%

  14% 18%

  3%

  2%

  0%

  0%

  进出口 出口

  比例 比例

  101% 106%

  1% 13% 10% 9% 11%

  1%

  3%

  1% 2% 2% 0% 13%

  1%

  6% 1% 1% 1% 2%

  1% 3% 1% 8% 4%

  0%

  进口

  比例

  95%

   其 中 :

  230,575,472 218,317,220 12,258,253

  8%

  香港

  印度 61,759,959

  40,918,804

  20,841,156

  2%

  日本 297,768,289 121,061,359 176,706,929

  10%

  韩国 207,170,587 68,771,134

  138,399,453

  7%

  台湾 145,370,451 29,676,555

  115,693,896

  5%

  东 南 亚 292,776,543 138,206,703 154,569,840

  10%

  国家联

  盟

  其 中 :

  42,750,024

  21,972,754

  20,777,270

  1%

  印度尼

  西亚

  马 来 西 74,215,410

  23,805,517

  50,409,893

  2%

  亚

  菲律宾 27,746,249

  11,540,782

  16,205,467

  1%

  新加坡 57,057,643

  32,347,944

  24,709,699

  2%

  泰国 52,947,384

  19,746,999

  33,200,385

  2%

  越南 30,094,139

  23,113,703

  6,980,437

  1%

  欧 洲 联 479,712,552 311,235,423 168,477,128

  16%

  盟

  其 中 :

  50,075,048

  38,771,145

  11,303,903

  2%

  英国

  德国 142,389,299 68,047,366

  74,341,933

  5%

  法国 44,797,894

  27,653,948

  17,143,945

  2%

  意大利 45,151,317

  31,140,552

  14,010,765

  2%

  荷兰 56,183,119

  49,705,758

  6,477,362

  2%

  俄 罗 斯 55,448,787

  29,612,523

  25,836,264

  2%

  联邦

  南非 25,648,492

  10,802,761

  14,845,731

  1%

  巴西 62,549,563

  24,462,540

  38,087,022

  2%

  加拿大 37,104,196

  22,216,939

  14,887,257

  1%

  美国 385,341,353

  283,303,720

  102,037,633

  13%

  澳 大 利 88,092,068

  27,226,035

  60,866,033

  3%

  亚

  新西兰 6,524,086

  2,764,539

  3,759,546

  0%

  2011 年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

  单位:千美元

  进口原产国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进出口

  (地)

  出口最终目的

  本年

  本年

  本年

  比例

  国(地)

  总值

  3,642,058, 1,898,599,84 1,743,458,74 99%

  581

  0

  14%

  3% 8% 4% 2% 9%

  1%

  2%

  1% 2% 1% 1% 20%

  2%

  4% 2% 2% 3% 2%

  1% 2% 1% 18% 2%

  0%

  出口

  比例

  105%

  1%

  1% 13% 10% 8% 11%

  1%

  4%

  1% 2% 2% 1% 12%

  1%

  5% 1% 1% 0% 2%

  1% 3% 1% 7% 4%

  0%

  进口

  比例

  93%

   其中:香港 283,524,16 268,025,399 15,498,766

  8%

  14% 1%

  印度

  73,917,842 50,543,174 23,374,668

  2%

  3%

  1%

  日本

  342,889,38 148,298,069 194,591,317 9%

  8% 11%

  韩国

  245,633,05 82,923,617 162,709,438 7%

  4%

  9%

  台湾

  160,031,77 35,111,891 124,919,879 4%

  2%

  7%

  0

  东南亚国家联 362,853,82 170,083,006 192,770,814 10%

  9% 11%

  盟

  0

  其中:印度尼西 60,521,921 29,222,052 31,299,869

  2%

  2%

  2%

  亚

  马来西亚 90,034,756 27,890,014 62,144,743

  2%

  1%

  4%

  菲律宾

  32,254,227 14,254,347 17,999,880

  1%

  1%

  1%

  新加坡

  63,482,022 35,570,443 27,911,578

  2%

  2%

  2%

  泰国

  64,736,910 25,696,634 39,040,276

  2%

  1%

  2%

  越南

  40,207,330 29,091,817 11,115,513

  1%

  2%

  1%

  欧洲联盟 567,212,83 356,019,832 211,193,001 16% 19% 12%

  其中:英国 58,684,990 44,125,108 14,559,882

  2%

  2%

  1%

  德国

  169,151,15 76,434,708 92,716,442

  5%

  4%

  5%

  0

  法国

  52,076,391 29,996,854 22,079,538

  1%

  2%

  1%

  意大利

  51,284,146 33,697,705 17,586,441

  1%

  2%

  1%

  荷兰

  68,153,077 59,500,012

  8,653,065

  2%

  3%

  0%

  俄罗斯联邦 79,249,300 38,903,829 40,345,471

  2%

  2%

  2%

  南非

  45,428,037 13,362,850 32,065,187

  1%

  1%

  2%

  巴西

  84,201,936 31,842,591 52,359,344

  2%

  2%

  3%

  加拿大

  47,449,182 25,268,174 22,181,007

  1%

  1%

  1%

  美国

  446,646,66 324,492,718 122,153,945 12%

  17%

  7%

  澳大利亚 116,633,16 33,910,420 82,722,742

  3%

  2%

  5%

  新西兰

  8,723,684 3,736,944

  4,986,740

  0%

  0%

  0%

  分析的国家和地区有欧盟,美国,中国香港,东南亚联盟以及日本。

  以上三个表分别是我国 2009-2011 年的进出口数据。从表中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的进出口贸

  易额非常的大,而且有很大的贸易顺差。受全球经济复苏及外汇市场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

  2012 年伊始我国进口贸易延续上年以来快速增长态势。这三年来,贸易额增长十分迅速,

  2009 年是 2,207,265,821 万,而去年就增加到 3,642,058,581 万。

  从出口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9 年到 2011 年三年的时间,处于我国出口额

  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变化,分别是欧盟,美国,中国香港,东南亚联盟以及日本。这

  五个地区的出口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 60%以上。其中,欧盟占 20%左右,美国占 18%,香港

   占 14%,东南亚占 9%,日本占 8%。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欧盟,

  美国,东南亚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就集中在美国,欧盟,东南亚和日本。

  因为我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国市场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这将给我国

  带来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的重要原因。我国对这几

  个地区存在着严重的贸易依赖。

  面对现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试试“市场多元化策略”,保护和巩固已有的市场——欧盟,

  美国,香港,东南亚和日本,但是也要积极的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非洲,南美,中亚

  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要的

  能源,原材料等正是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策略,

  以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减轻出口依赖,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

  移,又有利于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的生产需要。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

  截至 2011 年,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出口

  总值为 356,019,832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出口总值增加 971.17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 1.3%,

  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14.61%,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 0.84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至

  欧盟地区贸易总值为 1331.05 亿美元,累计出口总值同比下降 0.8%;进口总值为 877.12 亿

  美元,累计进口总值同比增长 4.6%。具体欧盟国家中,对德国双边贸易总额最高,1-5 月累

  计进出口贸易总值达 381.99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 2.3%,占与

  欧盟地区总额 17.3%,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 12.93 个百分点;与英国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也

  较多,达到 136.27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8.06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 15.3%,占与欧

  盟

  地

  区

  总

  额

  6.17%

  。

  美国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 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 324,492,718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923.48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 12%,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

  12.58%,较上年同期比重上升 0.37 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美出口总值为 1344.74 亿美元,

  同 比 增 长 14.4% ;

  进 口 总 值 为 555.29 亿 美 元 , 同 比 增 长 6.6% 。

  2012 年以来我国与东盟地区双边贸易日益活跃,截至目前与东盟发生进出口贸易值较与日

  本发生贸易值十分接近。1-5 月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累计达 1537.43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744.07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 9.2%,占同期全国对外贸易总额 10.18%,较上年同期比重上

  升 0.26 个百分点。2012 年我国与东盟等新兴市场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其中对东盟各国出

  口总值为 757.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8%;进口总值为 779.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日本

  作为我国传统主要贸易伙伴,2012 年 1-5 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 1347.06 亿美元,较上年

  同期增加 539.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0.4%,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 8.92%,较上年同期比

  重下降 1.18 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总值为 614.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9.8%;进

  口总值为 732.71 亿美元,同比下降 6.4%。近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对日贸易逆差地位,2012

  年 1-5 月对日累计贸易逆差额为 118.36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1.61 亿美元。

  此外,1-5 月我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贸易往来频繁,累计进出口总值数额较大,分别达

  到 1184.46 亿美元和 1016.08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7.8%和增长 3.8%,与印度双边

  贸易总额为 166.32 亿美元,同比下降 5.5%,对印度地区进口总值增长较快,1-5 月累计进

  口贸易总额为 61.91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5%。

  

篇六: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与我国贸易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hina trade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

  名:

  郭祈序

  指 导 教 师:

  申请学位级别:

  学 士

  论文提交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

   摘要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 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贸易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的产 业结构调整和贸易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产业结构与 贸易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其中包括了对相关理论的概述,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 构关系的分析。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我 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的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 了分析。三是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对外贸易的建议和对策。文本从八个方 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分别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 化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规模经济和集约经 济,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市场;整体协调多元化发展贸易;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贸 易方式的转型升级;支持网络贸易,改变贸易模式;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维护我 国对外贸易的正当利益。四是综上所论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贸易;

  建议和对策

   ABSTRACT

  A state economy development need to constantly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rade has become a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par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rade structure there have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with cont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rade on their own views and understanding.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a is related to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rade development, including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rade structure. The two is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then on China's trad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analysis. Three is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djustment of our country. The tex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rom eight aspects: namely,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developing economies of scale and intensive economy, vigorously develop foreign trade market;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rad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e the way the upgrade on the basis of stability; support network trade, change the pattern of trade; properly resolve trade disputes,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Four is the sum up of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trad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目录

  引言

  一、产业结构与贸易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 研究理论概述

  (二) 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相互关系

  二、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结构

  (二) 对外贸易

  (三)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间存在的矛盾

  三、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对外贸易的建议和对策

  (一) 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三) 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的转型升级

  (四) 发展规模经济和集约经济,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市场

  (五) 整体协调多远化发展贸易

  (六) 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

  (七) 支持网络贸易,改变贸易模式

  (八) 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当利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入, 到现在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改革中的深层矛盾和本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另外,我国还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外经济形势,这给我国的经济改革也造成了巨 大压力。因此,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对外贸易已经成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当 务之急,这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的发展是一 个非常大的论题,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考虑现实 利益的问题,又要考虑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国内的经济形势,又要 考虑国际经济形势。实现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以及贸易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该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贸易,本文从概述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 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我国 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产业结构和贸易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对于产业结构和贸易发展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对于现代经济中产业结构和

  贸易发展的理论研究比较系统的是钱纳里和赛尔昆。他们对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 结构的一般因素做了系统分析,并且还提出了一个半对数回归方程[1],即用比重 来表示国家的经济结构、总人口、人均收入、净资本流入以及时间。后来人们对 于产业结构和贸易发展的研究很多都是依据钱纳里和塞尔昆的理论。比如,我国 的经济专家杨全发早在 1999 年就用上述回归方程式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产 业结构以及外贸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以 1978 年为分界点,分析了我国三个产业 和贸易出口的相关性。到 2002 年,田海峰和蓝庆新对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 的变化指标进行了定义,对产业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于经济的发展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

  上述是关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而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和贸 易发展的相关的论著就非常多了,在开题报告中我做了简要的概述,这里不再赘 述。后来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对外贸 易的实际进行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 调整和发展对外贸易起到了借鉴作用。

  (二)、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相互关系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是本末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贸易是否是否兴盛和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直接关系的,具体 来说是建立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合理对外贸易结构也会合理;产业 结构的层次决定了贸易结构的层次,依据钱纳里的理论,贸易一般是有轻工业向 重工业转移的,这个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式是一致的。可以这么说,产业结构和贸 易是本末的关系,产业结构是本,贸易是末。本稳固、布局合理、优化了,末也 就回变得稳定、布局合理和兴盛了。这就好像一棵大树,只有根扎的深,根系完 整、优质,树木才会枝叶繁茂,结出丰硕的果实。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取向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产 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依据雷勃津斯基定理,经济增长会带来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 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会使增长要素的产业部门得到扩张,而非增长要素的产业 部门就会萎缩,这就是比较优势。如果依此进行贸易,优势产业就会迅速扩张, 非优势产业就会绝对缩小。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如果商品的价格、技术和要素价格 不发生变化,那么,任何的生产要素增加了都会刺激企业扩大再生产。而新增产 业部门的扩大会挤压另一产业部门的萎缩[2]。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会折射在对外 贸易上。

  2、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决定对外贸易,而 对外贸易也会反作用产业结构。这种反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对 外贸易的增长和繁荣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这是正向的影响;

  反过来,对外贸易的衰落和萎缩也会抑制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这是反向的。我 国自改革开放后,打开国门,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国 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理论上分析,对外贸易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外贸 易结构从产品需求弹性和要素的供给弹性两方面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3]。对外贸 易对于产业结构中对外开放的部门的影响非常大,对外贸易对于产业要素的依赖 程度不同,会改变产业要素的供给弹性;反过来,产业部门对于贸易依赖程度不 同,也会不同程度的改变产业产品的需求弹性。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受到贸易 结构变化的影响。一个国家开放程度越高的产业结构,和其它国家的产业结构的 关联性就越高,这反过来就会影响到国内产业间的投入和产出。也就是说本国的 产业如果过度依赖贸易就会抑制本国产业的发展,也可能利用其它国家产业弥补 本国产业的缺陷。三是对外贸易结构反映产业结构的竞争力。一个国家的产业竞 争力越强,产品的出口结构比例就会越高,这表明国内的产业要素的转换率就高, 反之,产业竞争力越差,产品的出口比例就越低,表明国内的产业要素转换率就 低,因此,产业竞争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在对外贸易结构上。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二、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多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着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 后我国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到现在为止大体上经过了四个阶段的产业结构调 整。

  第一个阶段是 1978 年到 1984 年,这个阶段是我国农业复苏的阶段,分田到 户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1978 年,农 业所占比重为大约为28%,到 1984 年,所占比重上升为32.2%左右;而 工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则快速下降,1978 年是48.2%,1984 年下降到4 3%。这一阶段改善了原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例不合理的状况。

  第二阶段是从 1985 年到 1992 年。这一阶段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 1985 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 44%、25%,而到 1992 年所占比例分别为23%、48%、29%,第二、 第三产业都上升了四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则下降了 8 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说明 我国劳动力大量从农村涌入城镇,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从 1993 年到 2005 年。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 别是在交通、能源和通讯设施方面发展尤为显著。这一时期汽车、造船、化工、 机械设备、钢铁、电力、电子和建材等产业部门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四个阶段是从 2005 年到现在。在 2005 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开帷幕, 这次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自主创新,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 避免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这次调整和前几次明显不同,是以消费需求结构 升级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民族工业的竞 争力和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

  2、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经过几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各自 的发展和衰落。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深层问题也逐 渐凸显出来。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第一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这些年虽然我国一 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但是农田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相当多的地区农业收 成还是主要决定于年景的好坏,还没有脱离传统农业的藩篱;我国农业离现代化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和规模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几年我国在农业上的投入一般保持在 8%至 9%的范 围,这难以满足农田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我国农业基础不稳固,导致了农业产 品的竞争力较弱。

  其二,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高技术含量产业发展缓慢。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改革开放后大大释放了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和发展,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低劳动成本和低 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够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短缺,这是我国产业结 构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 例是非常高的,比如,早在 1992 年,日本是 30.9%,英国是 20.2%[4],而我国到 现在还在 10%左右徘徊。

  其三,传统产业衰退明显,新型产业规模尚小。我国自 2001 年加入世贸组 织后,市场的扩大带动了传统的纺织、煤炭、食品加工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传统产业已经进入衰退期。而新型产业,比如,电子产 业、信息技术产业、网络传输产业等随着发展很快,但是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

  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互补关系。

  其四,产业素质较低。我国的产业规模虽然非常庞大,但是产业的技术结构 水平偏低,产品结构档次偏低,服务业档次偏低,比如,物流配送、工艺装备等 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对外贸易

  1、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几年的 时间,我国是世界上进出口贸易增速最快的国家。截止到 2013 年,我国已经跃 升为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提高到 10.4%。以 2013 年为例,我国进出口总值为 25.83 万亿人民币,首次突破了 4 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 13.72 万亿人民币,进口 12.11 万亿人民币。

  我国的对外贸易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对于美国、欧洲和东盟的贸易增 长迅速,以 2013 年为例,分别增长了 2.1%、7.5%和 10.9%。二是我国中西部地 区外贸增长迅速,在 2013 年,我国中部地区外贸增长了 13.6 个百分点,而西部 地区更是增长了 17.7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调整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出口商品的主力军,稳步 增长,2013 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达到了 4618.4 亿美元,增速为 10.3%,占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还多;四是资源性产品产品和消费品成为了进口 商品中的新宠,2013 年我国消费品 2322.9 亿美元,增长幅度为 24.6%,进口的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原油、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到 2013 年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是面

  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的问题,我国的对外贸易还面临着诸 多的问题。

  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动力不足。现在世界经济复苏形式仍不容乐观, 外需还在地位徘徊。自去年以来,美日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欧洲经济增长乏力, 这些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需求不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这 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美国、欧盟 和日本等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性明显,这些国家加强了对绿色、新能源 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而中国自然也就成了这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 对象。

  三是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压力越来越大。近些年,随着我国原材料 价格、劳动成本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特别是是我国的 出口商品大多数是以价格取胜,当价格不再占据优势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将 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以后一段时间内还会上 涨,我国各地都在上调工资标准(下图是部分地区 2010 年和 2011 年最低工资标 准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呈上调趋势),另外,我国产业 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也会加剧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5],节能环保成本的增 加,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表1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网站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四是贸易摩擦不断,干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 急剧发展,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事件越来越多,而且不断升级。比如,早在 2005 年就有 18 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涉案金额达到 21 亿美元,另 外,仅美国对我国产品发起的“337”调查,涉案金额就达到 12 亿美元[6]。近几 年我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居全球第一。究其原因,既有我国企业 违反进口国相关规定的原因,而更多的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

  五是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比例是 1:9,而 世界平均水平是 1:4.2,这和我国这一贸易大国是极不相称的。造成我国服务 贸易落后的原因很多,其中服产业的落后是造成服务贸易落后的根本原因。在 2006 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 920 亿美元,进口额是 1008 亿美元,占全球服 务贸易总额的 3.6%。最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和货物贸易的比例仍 然悬殊,这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间存在的矛盾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近些年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和庞大的对外贸易 规模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从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 稳定的角度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的劳动就业问 题,这就使得我国出口的商品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低技术含量产品居多,特别 是加工产品占了相当的比例,而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较少。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就业问题[7],但是却不利于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贸 易结构的优化,也不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升。这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 优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8]。

  三、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对外贸易的建议和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确实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我

  国的经济发展也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是一条依靠耗费能源和资源,破坏环 境,依靠劳动力资源获取高速发展的老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而轻服 务业发展,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轻高新技术产业[9]。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追求短期效应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形 势和趋势了。也严重的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且会阻碍我国经济 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另外,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传统的 依靠能源资源的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逐渐走到了尽头。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 走一条注重科技创新;注重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打牢第一产业的基础,适当控制 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注重产业结构的顶层设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计可持续、可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保的统一、增长速度 和保证质量结构的统一。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产业结构应大大异于以前的思路。只有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才能优化产业结构。我国传统的以劳动力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投 入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模式[10]。

  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的合理调整和优化。

  具体的说就是要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制造业升级为 现代制造业。一是要将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的产业当中,淘汰落后产业,推动传 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利用高新技术带动三个产业的协调合 理发展。现阶段我国第二产业应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第三产业应大力 渗透高新技术,将传统的以人力资源为优势的服务业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为优势的 现代服务业;第一产业也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带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 级,进而实现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三是依据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 的措施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农业、轻工、纺织等是我国具有传统优 势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对这些产业部门要提高其技术含量,形成特色工艺, 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变中国制造为中 国创造,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凭借创新提高竞争力;对于处 于全球科技前沿的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国家应大力扶持, 加大投入,力争使这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三)、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的转型升级。

  上面已经提高,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那么调整产业结 构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呢?原因很简单,服务业是利用能源和资源相对较 少的产业,而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差,还有就是在解决劳动就业这个社会问题上 比其它两个产业更具优势。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文明程度 和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11]。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我国产 业结构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因为 随着工业产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工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工 业的发展对服务业的个性需求也越来越强,现代工业产业的竞争力不单单表现在 产品的技术含量上,还表现在来源于服务业的设计策划、物流、信息技术带来的 管理创新等方面。反过来,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也要依赖 于工业的发展,比如,服务业所用的设备、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都是由工业部门 提供的,可以说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 。

  [12]

  现阶段我国发展服务业应该着重以下两方面。一是改造传统服务业,实现传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发展产业带动能力强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服务业。比如, 金融、旅游、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网络信息、咨询、医疗、商贸、餐饮等。三 是大力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经营效率,推进服务业的集团化、连锁化、品牌 化的经营模式,增强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实现服务业和现代工业的协调发 展。

  (四)、发展规模经济和集约经济,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市场。

  规模经济和集约经济有它的巨大的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生产和经营 成本[13],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降低和避免恶性竞争,避免重复建设, 利于市场的规范发展,利于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也容易出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 的整体发展,才能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市场。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 企业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单靠一两个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在世界市场上站稳 脚跟,企业的重组和整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我国来说,产业的整体规模 非常大,但是产业企业散乱小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产业不合理的现象日益明显,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因此,现阶段我国应该大力发展集约经济和规模经济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 我国要大力扶持具有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能产生巨大经济效应的企业和产品。

  比如,一些骨干大型国有支柱企业和具有新型产业特色的规模巨大的私有企业都 应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只有对这些类型的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 的支持,才能够使我国的某些产业部门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约经济,这样才能在国 际市场上形成战略性优势。其次,在某一区域内适当集中某些产业部门,这样才 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集约经济,比如,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以 鞋业著称的浙江温州等就是我国形成区域规模经济的典范。再次,积极推动国内 大型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发展规模经济,进军国际市场[14]。

  (五)、整体协调多远化发展贸易。

  目前,我国的贸易发展要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协调,要改 变以前各产业部门各自为战的贸易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顶层对贸易的发展 进行整体布局,整体协调,打破部门和地区的限制,实现各产业部门经贸发展的 相互融合和渗透。

  首先要在经济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改变 以前重叠化和雷同化的经贸发展的不合理现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对外贸易产业 群。其次,对传统对外贸易产业以提高其技术含量和增加附加值为发展方向,淘 汰没有发展前景的传统对外贸易产业。再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 务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出口比例。第四,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出口产业,比如,上面 提到的生物工程、航天、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使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 对外贸易产品中的生力军。这样传统出口产业和新型出口产业相协调,第一、第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二、第三出口产业相融合,最终形成我国的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实现贸 易发展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

  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经融危机对于 世界经济的影响仍然没有过去,世界经济的复苏还需较长的时间。在这种大的经 济环境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已经跃居 为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产业结构和贸 易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合理的调整。

  调整贸易结构,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稳定的基础 上进行调整。首先,要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产业的稳定,劳动密集型和加工 产品占据了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的很大比例,虽然从长远上看,这些技术含量低的 出口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但是在现阶段却能够维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 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就业的问题,实际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要保持其 稳定性。其次,进行技术创新,在上述产业中逐渐融入高新技术,逐渐实现对产 业的改造升级,逐渐提高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当然,这需要一个较为漫 长的过程。再次,大力发展新型技术出口产业,提高新型技术产品在出口产品中 的比例。总之,要实现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是急不得的,求稳是根本,在稳 定的基础上求变,急于求成可能会弄巧成拙,导致我国贸易出口的大幅下滑和贸 易结构的混乱,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七)、支持网络贸易,改变贸易模式

  网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近些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极为迅速,大有超过实 体零售的趋势。但是网络贸易在我国发展还很缓慢,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主要是 因为人们对于网络贸易的认识还不清楚,另外,我国网络贸易的安全性还有待提 高,相关的法律还不健全。其实网络贸易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网络贸易 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根据《福布斯》的统计数据,网上交易能够给企业节约 5 % 到 10 %[15],这意味着我国的生产总值会增加 100 亿到 200 亿美元。二是网络贸 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区限制。只要交易成功,企业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区销 售商品,这等于建立起了国际贸易的高速公路,极大的拓展了国际市场的范围。

  三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网络贸易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商品的价格就会 明显降低,这一好处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消费福利提高,就能大大刺激消费,最 终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

  要发展网络贸易,我国现阶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大力宣传网 络贸易,让商家认识到网络贸易的优势。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好像网购一 样,人们也经过了一个从陌生否定到熟悉认同的过程。网络贸易也要经历这样一 个过程,当时相关部门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第二,要建立健全相关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法律法规。网络交易是虚拟的[16],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其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 这也是众多的商家最为担心的。目前,我国网络贸易的相关立法还很欠缺,比如, 电子认证、保密等法律还没有出台,这会阻碍网络贸易的发展。第三,从技术上 加强网络贸易的安全性。目前我国还缺乏计算机和网络的高级技术人才,网络的 基础设备还比较落后,网络贸易的安全性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也阻碍了网络 贸易的发展。

  总之,网络贸易将是未来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我国应该抢占这一先机,大力发展网络贸易,使我国的贸易模式实现多元化的发 展。

  (八)、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当利益。

  前文已经提到,近些年我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和保护措施的调查居全球第 一,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上遭遇贸 易纠纷也是很正常的。我国企业应该正视这一问题,依据相关的国际法规和协定 妥善解决贸易纠纷。是我们的错,就要承担;不是我们的错就要有理有据的维护 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当利益。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坚强后 盾,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这样我国对外企业才能踏踏实实的开拓国外市场, 发展对外贸易。

  总之,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贸易要相辅相成,要相互促进,要立足于我国经 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最终实现我国内外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论

  以上是我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发展的一点粗浅的认识。面对复杂多变 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把握 稳中求变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整体协调的原则。在对我国经济形势的透彻 的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措施,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 调发展。既要保证传统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既要实现传统产业 的转型升级,又要毫不吝啬的淘汰落后产业;既要顾忌到就业问题,又要大力提 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和贸易的发展要相辅相成,协调一致。既 要从宏观上控制,又要从细微处入手。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贸易模式 的多元化,增加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对外贸易产品的竞争力。最终的目的是切实提 高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和贸易发展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十 八大已经确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大政方针,相信通过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对外贸易的发展,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 稳定、健康的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 高 越 . 我 国 进 出 口 对 及 三 个 产 业 影 响 的 实 证 分 析 [J], 国 际 经 贸 探 索,2009(4):7-10. [3] 关诗瑶.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理论关系[J],2008(6):25-26. [4] 周振华. 中国的经济分析 - 结构调整。上海人民的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12 页 [5] 国华,亚东. 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六大趋势[J].世界标准信息,2010.3. [6] 赵少平. 关于我国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探析[J].中国商贸,2010.10. [7] 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 李永,刘娟. 贸易自由化,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M]. 立信会计出版 社,2005. [9] 胡乃武,王春雨. 加入 WTO 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2002(3):34-35. [10]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M].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2010. [11]Ian Stfeedman.Trade amongst growing econom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12] 张 锡 嘏 , 唐 宜 红 . 国 际 贸 易 ( 第 二 版 ). 对 外 经 济 贸 易 大 学 出 版 社 [M],2008.4. [13] Michael 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The Free Press,1999. [14] 刘健.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15] 俄林(瑞典).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华夏出版社[M],2010.8. [16] 刘佳,陈飞翔. 关于中国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路径选择[J].财贸研 究.2011(1):71-73.

  11

   天津科技大学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致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大学四年的求学与生活,不禁感慨万 分,谨以此向一路陪伴我到今天的人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母校对我的悉心栽培,提供优良舒适的学习环境供我们获取知识 的养分。

  其次,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赵立泉,在历时 6 个月的论文准备过程中,从 论文选题到论文定稿,从观点的推敲到字句的斟酌,无不凝聚着老师辛勤的汗水。

  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精神和宽容的待人风范让我受益颇深。是老 师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让我顺利地完成论文。

  再次,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素材,还 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最后,要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12

  

篇七: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

  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 年全球商品贸易出口国排 名中,中国已然以 9560 亿美元的商品贸易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较上年增长 了 21%,占到了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 6.7%的份额。

  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出口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 口的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特点: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 品来拉动,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为迅速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 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到 1995 年, 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 85.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在此基 础上,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并在 2006 年上升到 93.6%,表明我国出 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其间工业制成品的构成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首先,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如轻纺产品保持平稳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 长迅速,导致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从 1995 年到 2006 年,我国 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品占出口比重从 56%下降到约为 37%,同期 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却从不足 30%成长到 56.7%。其次,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出 口增长点。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加,从 1995 年到 2006 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从 6.8%上升到 29%,其增长 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制成品。

  二、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比较优势 在国际贸易领域,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在本国(地区)生产一种

  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他国(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就认为这个国家 (地区)在生产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在 1817 年出版的代表作《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是唯 一的生产要素,一国(地区)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其与其他国家(地区)间的劳动生产 率的差异,那么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就决定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的变化。

  即使是那些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地区),也可以通过生 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 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发挥自 身经济的比较优势,并获得由此带来的比较利益,虽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 因索可以导致并影响国的贸易及贸易结构,但比较优势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首 要因素,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首要因素。比较优势是我国产业发展和对外贸 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资金、技术相对稀缺,生产成 本较高,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 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的制约。因此,我国目前要从实际资源优 势出发,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享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将来 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企业家才能,为我国技术创新和 突破要素投入瓶颈以及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2)要素享赋

  要素票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总 额。要素票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 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创立的,也叫做 H 一 0 理论。要素票赋理论认为,要 素票赋的差异是各国贸易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充 裕的国家的资本报酬相对比较低廉,必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 势;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劳动报酬相对低廉,必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上具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当生产和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裕的要素生产的 产品,而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商品。要素票赋的不同决定 了各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差异。那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要素票赋对一个 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对外贸易结构。中国作为 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医乏、技术相对落后、资本相对不足, 在要素察赋上的优势还主要集中在大量的非技能劳动力上。就目前来看,劳动密 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这一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尚难以根本改变,因此,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商速增长势头,而且可 以大量地吸收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但必须强调的一 点是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相结 合,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