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段三“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段三“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学案(word版含答案)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19 09:55:02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主题阐释] 世界文学大师是对在世界文学领域有突出成就、受到世人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文学家的称谓。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四位作者无疑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世界文学大师。赏读他们的作品和描写他们的文章,你会感觉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且,他们自身也是世界多样文化的一部分。

一、文学大师+拓展阅读 [文本1] 人类无与伦比的朋友——查尔斯·狄更斯 何玉蔚 有的作家留下传世的作品,但自己的一生却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像简·奥斯丁、弗兰茨·卡夫卡;
另外一些作家,不仅留下了精彩的作品,而且自己的一生,也像自己的作品一样,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像塞万提斯、夏洛蒂·勃朗特、欧内斯特·海明威等,查尔斯·狄更斯大概算作后一类吧。

应该说,狄更斯的自身经历具有维多利亚式个人奋斗、自我造就的特征,他出身贫寒,受教育也少。他父亲是造船厂的一个小职员,后到政府机关任职,全家也迁往伦敦,住在肮脏的郊区,后来父亲被拘留在负债者监狱,这个敏感的孩子痛苦地熟识了这一庞大的国家机构,除了低贱贫困生活以外,又加上一种屈辱的经历,他12岁时,被送到一家皮鞋油作坊当童工,当他的工作熟练后,雇主把他安排在窗台边操作,把他变成一个活的广告借以推销商品,这使狄更斯感到十分屈辱。父亲获释后,打算送他去上学,但母亲却主张让他仍去工作,这一事件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但父亲的意见占了上风,狄更斯就从那屈辱中解脱出来,《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某些章节就是有关他这段悲惨经历的唯一记载,虽然大卫的境况比狄更斯不知要好多少倍。狄更斯没有一位仁慈的姨婆,没有进过有名的学校,也没有从事过什么高尚职业,狄更斯在一所蹩脚的学校念完书就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实习生,学会了速记,担任了几家报社的采访记者。狄更斯在儿童时期就读了大量的古典小说,这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爱好,而记者的工作使他熟悉了形形色色的人物

关于狄更斯,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他享有经久不衰的盛名。这种罕见的声誉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其中的原因也不难找到: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英国文学史上,除了莎士比亚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作家比狄更斯显示了更大的创作才能,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生机勃勃;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的幽默,世界上伟大的幽默作家屈指可数,而狄更斯便属于这一卓越行列;
第三个原因是他的创作极其丰富多彩。因此,狄更斯的创作是充沛的创作力、清新的幽默和丰富多彩这三者的奇妙结合,关于他的作品,我们挑着重要的说:
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1836—1837),这部连载小说破纪录的销售量使年轻的狄更斯名扬天下。《圣诞欢歌》(1843)是狄更斯再版次数最多的作品,书中一些情节已经成为欧洲圣诞节的固定风俗,“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的祝词源自这部作品。《大卫·科波菲尔》(1849—1850)被狄更斯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这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柔情,因为作品部分地反映了狄更斯的青少年时代,也部分地反映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理想,然而这部小说并没有谴责这个世界,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为温情脉脉的,无可否认这是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之一,只有违背情理的人才会持反对意见,小说中那丰富的生活和活力、众多的人物、严密的结构和写作的高质量是很少作品可以与之媲美的。列夫·托尔斯泰称它是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大卫·科波菲尔》值得我们欣赏品味,若有幸在少年时代就阅读此书,必将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艰难时世》(1854),狄更斯在扉页标明此书是献给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卡莱尔与狄更斯的交往在后世传记中也经常被提到。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狄更斯第一部公开进行社会批判的作品,表现他对维多利亚时代功利主义思想的蔑视。小说带有道德寓言性质,宣扬情感和爱的力量。2011年伦敦骚乱期间,“艰难时世”被英国内外媒体频频使用,一时几乎成为万能标题。《双城记》(1859)写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英法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动荡,借古喻今,反映出狄更斯面对英国当时的社会矛盾而作的思考,小说情节曲折,气氛紧张,结构上是狄更斯长篇小说中最为讲究的作品,狄更斯在作品一开头这样写道:“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睿智岁月,那是蒙昧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虑重重的时代……”总之,狄更斯写道,法国大革命前夕的那个时代,同他自己的时代是如此惟妙惟肖,简直就是维多利亚同时代的写照,对后世的读者来说,或许这个描述还能概括他们自己的时代。《远大前程》(1861)将成长小说与社会小说结合起来,在艺术上很受称道,是狄更斯的又一部代表作,主人公匹普虽然在一笔神秘财产的帮助下实现了做上等人的愿望,同时他也认识到自身的弱点,作品生动揭示了匹普幻想破灭后的道德感受和精神反思。

我们前文说过,在英国文学史上,除了莎士比亚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作家比狄更斯显示了更大的创作才能,他的创作的确是丰富多彩的,狄更斯一生中有几件事——儿时当过童工、青年失恋、中年婚姻破裂(晚年与妻子离异)——一般被传记作者当作他心理历程的里程碑,赋予它们以悲剧性的浪漫色彩,自然也视为狄更斯创作的重要源泉。几乎没有一位狄更斯的传记家不用这些篇幅述说他做童工的经历怎样化为《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的形象,当然还有他不善理财的父母怎样成为同一部作品中的米考伯夫妇,以及他早亡的妻妹玛丽·霍加斯是他的好几部小说中那种天使般少女形象的原型,至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朵拉,我们也知道那是他对初恋女友玛丽亚·必德耐尔的怀念,二十多年后他们见面了,狄更斯惊讶地发现他当年魂思梦想的姑娘已经成为一个肥胖的、饶舌的中年妇女,于是又有了《小杜丽》中的芙萝拉……这些戏剧性的经历、感情上的挫折不仅成为他创伤的源泉,也影响塑造了他的性格:他性情急躁、神经质,甚至粗暴,但他内心是善良的,渴求友爱与温暖。他在家庭矛盾、感情纠葛、写作的压力下简直要爆炸,但所有这一切丝毫没有阻碍他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在所有旨在推进现实的社会及改革的运动,像争取改善卫生立法、争取实行穷人免费教育、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等运动,狄更斯都热心赞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有求必应,随时随地答应主持关于上述议题的各种会议;
他慷慨解囊,赞助一切慈善团体,无论是私人团体还是地区的组织;
他的演讲的雄辩性和吸引力使他在当时具有相当可观的影响。所以当1870年狄更斯逝世时,人们就像家里死了人那样将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有人说当时有一个小男孩问道:“狄更斯先生死了,圣诞老人也会死吗?” 狄更斯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人民作家,我们还可以说他在很大的范围内塑造了这个民族。有学者这样认为:一些道德方面的原因使英国免除了一场革命,狄更斯在这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说某种细腻的柔情成为英国家庭生活的主要色彩,某些野蛮的东西从英国的生活中消失了,比如公开的绞刑和某些惩罚,还有专门关押欠债人的监狱;
在英国,穷人的孩子受到较好一些的待遇,这部分也是狄更斯起的作用。很少有作家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因为很少有作家如此准确地表现出他们的民族,不论是表现它的伟大还是渺小,均是如此,他是那个时代的批判者,同时又深深地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他一生都在反对唯利是图的思想,不过,与此同时,他自己也被当时新发现的强大的力量弄得眼花缭乱,这是他的个性复杂化的主要原因。当然,小说家没有必要非得是圣人,因为小说从来不是出自圣人的手笔,至多只能说是在圣者的启示下产生的。所以哲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他那篇任何对狄更斯感兴趣的人都不可不读的批评经典《狄更斯》一文中,尽管指出了狄更斯这样、那样的局限,却在结论中说,狄更斯是人类无与伦比的朋友,他笔下的人物个性丰富多彩,他们的命运令人同情,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值得结识,他们的名字应挂在每个孩子的嘴边,他们应该被领进家家户户成为家庭的一员。他们的故事摇响了想象世界中最欢快、最美妙的钟声,而不会混淆我们的道德判断,或使我们的兴趣疏离纷纷扰扰的日常生活,在每户讲英语的人家,在漫漫冬夜朗读狄更斯作品的父母孩子,都将获益匪浅,因为狄更斯表达了西方文明中所有美好的东西,而这些美好的东西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就像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一样,不会因时代、地域、语言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狄更斯真的是人类无与伦比的朋友。借用他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我们共同的朋友》,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有删改) 赏析 狄更斯的创作是充沛的创作力、清新的幽默和丰富多彩这三者的奇妙结合。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人民作家,还可以说他在很大的范围内塑造了这个民族。尽管他有局限和不足,但他仍是人类无与伦比的朋友,因为他表达了西方文明中所有美好的东西,而这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文本2]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有删改) 赏析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托尔斯泰的坟墓极普通、极朴素,作者却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其之所以美,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极不相称,对比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铭记。这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普通蕴含着伟大。

[文本3] 海明威:一片精神的大海 凌先有 一 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海明威故居。

从一楼踩着吱吱呀呀作响的楼梯拾级而上,攀登到二楼,来到了海明威诞生的房间。这是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卧室,摆设和用具非常简朴,一张钢管支架的大床摆在卧室中间。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就在这里诞生。海明威的父亲是位医生,卧室床脚的筐里盛着人手的骨骼,小方几下直接放着一颗骷髅,书桌上木盒打开,里面是显微镜,衣柜门外靠着一整块玳瑁的壳和海葵、海星的化石。我想,海明威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及对野外活动的痴迷大概就是从这里启蒙的吧。

从二楼下到一楼,走进客厅。客厅摆放着一架钢琴,琴上有一尊贝多芬石膏像。壁炉里有霓虹闪烁,像久久不息的火苗。居室陈列着海明威画过的画,以及他捡的贝壳、石头、枫叶。墙壁上悬挂着海明威用榛子喂松鼠、在密歇根湖边钓鱼、在芝加哥河中划船的老照片。这一切,都印证着海明威对生活浓厚的兴趣和非凡的经历。

海明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足迹到过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他曾经在大西洋上做过漂荡的渔夫,在非洲坦桑尼亚炎阳的照射下猎过猛兽,在西班牙斗牛场上当过斗牛士。他到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在战地被炸伤却幸免于难,在非洲乘坐飞机坠落丛林却涉险生还。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头上缝过57针。这种非凡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子”的性格。海明威正是将这些真实体验作为写作的素材,倾注笔端,才创作出了诸如《战地春梦》《午后之死》《非洲青山》《雪山盟》《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历久不衰的传世佳作。

坐在海明威客厅宽大的沙发上,感受着作家伟大的人生和人格,不禁陷入沉思。我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磨难也好,厄运也好,只要不轻视它、不屈服于它,都会变成一笔无价的财富。

二 我在海明威故居的小楼上下缓缓穿行,试图找到作家创作的房间,但始终没有如愿。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据说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写作时习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他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练、充实、含蓄、耐人寻味,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正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使他写《老人与海》时花了很大的精力,校改了两百多次,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的长篇,最终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短中篇。假如仍是一千多页的长篇,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将与他无缘。海明威的创作净化了当时的文风,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因此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大师,他的作品不断地吸引着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

莫不是海明威站着创作,不需要专门的工作室?在故居的大门内,我向一位黄发碧眼、身着白色高领毛衣的女工作人员打听。她比划着告诉我,这里是海明威的出生地,作家只在这儿度过了少年时期。海明威19岁就离开这里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开始了他艰难的一生。他的大多作品是在法国巴黎和古巴哈瓦那创作完成的。

从海明威故居出来,我的手里已经捏了一沓有关海明威的资料和照片。海明威少年时的那张照片大概是在故乡芝加哥留下的,一头乌黑光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透出聪慧和坚定。而老年时期的那张照片,白帽白须,嘴角漾出一丝微笑,深邃的目光透出执着和刚毅。我想起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圣地亚哥:“他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人有许多外在的东西大多很难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意,而精神的胜利和富有却往往能感人肺腑。(有删改) 赏析 海明威只活了61岁,但是他那丰富而颇有传奇色彩的生活阅历、严谨而踏实的创作态度,特别是他身上所展现的“硬汉子”品格——聪慧、坚定、执着、刚毅,使他充满神秘感,让后人对他发自内心的崇敬。

[文本4] 唯有孤独永恒 ——纪念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三周年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霓) 17日,在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三周年之际,人们聚集在北京金台艺术馆马尔克斯的雕像前,向他献上美丽的黄色花圈,并用黄色的蝴蝶来纪念这位文学巨匠。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奥斯卡·鲁埃达在献花仪式上说:“一个古老的印第安神话讲到,如果你想祈求幸福或者期望梦想成真,那么捉一只蝴蝶把心愿传递给它,再将它放飞,感恩的蝴蝶将带着你的愿望飞走,随即幸福、快乐、爱与美好将向你走来。今天,我们用黄色的蝴蝶来纪念这位诞生于哥伦比亚、用不朽巨作感动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 鲁埃达说:“加西亚·马尔克斯用幸福的颜色——黄色绘制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黄色有着特殊的含义。” 马尔克斯无黄玫瑰不欢,没有黄玫瑰的芬芳气息围绕身边,大师是无法写作的。马尔克斯曾经说:“当有黄玫瑰在的时候,坏事远离于我。很多时候创作毫无进展,稿纸撕掉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我望一眼花瓶,才发现了问题所在,黄玫瑰不在那里。当人们把黄玫瑰给我送来之后,一切才好转起来。” 三年前,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世长眠。逝者已矣,但灵魂不朽。

鲁埃达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作品留在了中国,在中国读者心中成为经典。如今,《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枯枝败叶》等九部作品已被译成中文。今天我们聚集在马尔克斯的雕像前共同纪念这位伟人。” 2013年,为庆祝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十周年,金台艺术馆馆长袁熙坤创作了马尔克斯的半身铜像。他说:“我用这种永恒的方式让马尔克斯追求光明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传播,这座雕像也见证了中哥人民的友谊。” “马尔克斯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作家之一。他的名著《百年孤独》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流传,当时在国内就形成了一股研究和评论的热潮,这股热潮至今仍在继续。他用亦真亦幻的手法巧妙地演绎了拉丁美洲人民为摆脱思想禁锢,探索自身发展的艰辛道路。”袁熙坤说。

在他看来,《百年孤独》反映了作者期盼拉丁美洲人民独立的愿望,并建立文明团结的新社会。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作家和读者,并催生了以“寻根”文学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

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镇,在外祖父家度过了他的童年。儿时外祖父经常给他讲战争的故事,而他的外祖母总是给他讲述各种妖魔鬼怪的惊悚故事,这些经历成为马尔克斯所创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的雏形。

作为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神话般的历史。

他的小说《百年孤独》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百年孤独》在内,他的多部作品在中国陆续出版。

马尔克斯曾经表示,“孤独”是他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他擅长描写以死亡为背景的种种生活现象下的孤独,如梦境中的孤独、困境中的孤独和面临他人死亡时的孤独等。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

鲁埃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尔克斯的孤独并不是外在的孤独,而是内心的孤独。他可以有很多的朋友,但是他依然在他的世界中享受孤独,他的世界由现实与魔幻组成。

虽然忙于创作,但马尔克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记者的身份。“今天,我们纪念的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记者。”鲁埃达说。

马尔克斯的文学生涯始于他为《观察家报》做记者的工作。他曾说道:“记者是世上最好的职业,那种永不消退的激情只能在与现实赤裸裸的交锋中得以消化和吸收。”他还说:“一条新闻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最好的新闻并不一定是最快发出的那一条,很多时候反而是表述最完美的那一条。” 在马尔克斯去世当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表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也发明了一种让自己永生的方式。(有删改) 赏析 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始终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的国家、他的民族以及拉丁美洲那块大陆密不可分。他不是那种纯粹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他的作品往往是由他个人经历或者家族经历的某些闪光碎片拼接而成的,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在那些光怪陆离的作品中找到真实生活的投影。正因为他在作品中杂糅了地域风格、传统小说的叙事魅力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达的空虚异化,才受到传统作家的赞赏,也让那些现代主义作家爱上了他。

二、文学大师+素材积累 1.文学大师的名人名言 狄更斯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别骄傲,别怀恨,别不肯原谅人。

(3)不值得看两次的书,也不值得看一次。

(4)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5)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6)一片用努力换来的面包皮比一桌继承来的酒席好吃得多。

(7)善良的人会把生活里的黑暗变成光明。

(8)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9)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

(10)我有个原则:想到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而且要做得彻底。

列夫·托尔斯泰 (1)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3)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4)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5)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

(6)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7)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8)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9)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10)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海明威 (1)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2)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3)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4)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5)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6)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7)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8)冰山在海上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9)确认某些人是否可以信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信任他们。

(10)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

(11)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 (12)每个人的生命结局都是一样的。彼此的差异只在于是怎样的生、又是怎样的死这些细节上面。

(13)这就是巴黎早期的样子,那时候我们很穷,却很幸福。

(14)你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但你还是你。你没法从自己的身体里面逃出去。

加西亚·马尔克斯 (1)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2)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3)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4)越文明,越孤独。

(5)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

(6)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的是源自教训而非经验。

(7)学会享受寂寞,那会让你学会思考自我。

(8)我们最常见的美德之一就是对自己的不幸逆来顺受。

(9)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出于对睡觉的怀念。

(10)新鞋你要是不穿,永远不会合脚。

2.文学大师的价值 (1)何谓文学大师:
“文学大师”是一个民族杰出的文学家,是民族心灵史的书写者,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者,其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

(2)文学大师的价值:
①他们以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卓越的才华,为世人瞩目,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他们为生命、为生活、为人类而写作,反映的是人类的精神追求;

③他们描写的虽然是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但其中所表达的人文思想,是超越时代的、能引发历代人们的共鸣。

(3)走近文学大师:
大师如璀璨夜空中的繁星映照苍穹。他们的思想能量是可以感受到的,有时甚至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注入读者的精神世界,甚至引发社会变革。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他(狄更斯)的作品没有随着时代的流逝在褪色,它仍然能打动今天的我。他是伟大的,是属于人类的作家,而不仅仅属于英国。”中国作家莫言表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而斯托夫人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 (4)感受文学大师:
①感受大师的优秀人格。许多文学大师,不仅表现在他们能以精彩的文笔带给世人精神上的享受,更表现在他们能以人格魅力折服世人。

②感受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师们的内心世界博大精深、汪洋恣肆,充满矛盾冲突,充满抗争以至挣扎。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就是整个人类苦闷、彷徨、探索和追求的艰难过程的缩影。

③感受大师经典的艺术魅力,从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的享受、精神的升华。

海因里希说:人们常常怀着极大的热忱渴望得到某一本书,一旦到手之后,便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这说明“读书”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书上白纸黑字,说不定在哪儿出现这么一句话:“他望着她那黑黑的头发。那秀发松松地垂到她的绿色大衣的领口上……”于是,读者紧跟着这句话,走进了一个世界。在那儿他听得到,嗅得着,看得见,能感觉到饥饿。一连二百多页,三百多页,他始终追随着这些微小的字母。它们好似一根纤细易折的长线,把他引进了一座迷宫。非得等他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读完,这根长线才会从他手里滑落。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大师,书籍具有了魔力。

3.文学大师的事例 (1)狄更斯的幽默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糟,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是这样吗?”那人说,“可是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管这段江面的,这儿禁止钓鱼!”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发票本,要记名罚款。

狄更斯连忙反问:“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负责虚构故事的,虚构故事是作家的事业,所以,不能罚我的款!” (2)狄更斯的收获 夜晚,伦敦街头,车马熙攘,热闹非凡。这时总会出现一个身材矮小的年轻人,连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也不例外。乍一看会认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侦探。不过,他又显得不太高明。他有时候站在街上,明目张胆地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有时,他竟然尾随在一些高谈阔论或轻声低语的人身后,记下听到的话。这个人对古老建筑也非常感兴趣。站在建筑物前,他同样会掏出本子,记个不停,问个没完。

这个人就是狄更斯。他是在抓紧空闲时间“深入生活”,寻找素材。这才使狄更斯在文学上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3)托尔斯泰和一枚硬币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老天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遭人误解不但不恼、反而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的人,品德是高尚的。

(4)除了写小说,还能做什么?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做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不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儿时围的围裙……他为回应朋友的调侃,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高靿牛皮靴,郑重地送给了大女婿苏霍京。

苏霍京哪舍得将老岳丈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上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12卷,他给这双皮靴贴上标签:“第13卷。”此举在文化圈里立刻传为佳话。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说:“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 托翁乘兴又做了一双半高靿牛皮靴,送给了好友——诗人费特。费特灵机一动,当即付给托尔斯泰6卢布,并开了一张收据:“《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按鄙人订货,制成皮靴一双,厚底,矮跟,圆靿。今年1月8日他将此靴送来我家,为此收到鄙人付费6卢布。从翌日起鄙人即开始穿用,足以说明此靴手工之佳。空口无凭,立字为证。1885年1月15日。”后面还有费特的亲笔签名,并加盖了印章。

手艺是精神的标记,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现代年轻人厌恶体力劳动,拒绝学习和掌握一门手艺,不管喜欢不喜欢读书,读得好和读不好书的人,都一窝蜂地往上大学一条道上挤,正应了契诃夫的话:“大学培养各种才能,包括愚蠢在内。” 而托尔斯泰,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他的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个作家必读的百科全书”“文学艺术中的世界性学校”,其精神之丰富、深邃和博大,为世人所叹服。况且又货真价实地出身贵族,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个令现代人无比羡慕的“精神贵族”。而最让托翁深恶痛绝的也正是这种贵族意识。

列宁称“在这位伯爵以前的文学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他比国家废除农奴制早4年就解放了自己庄园里的农奴,还一直想把属于自己的土地转赠给农民,让自己的作品自由地无报酬地任由想出版它们的人去出版,为此不惜跟家人一次次闹僵。到82岁时还离家出走,想去当个农民,过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在普通的劳动者中间度过残年。

他到临死都信奉:“劳动,只有在劳动中才包含着真正的幸福。” 伟大的精神导致伟大的劳动,强有力的劳动培养强有力的精神,正如钻石研磨钻石。本是伟大作家的托尔斯泰,却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说明精神贫弱,思想空虚。

(5)托尔斯泰——反省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有过一段放荡的生活,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贪玩、赌博。但不久,他立即醒悟。他认为,自己的放荡行为等同于禽兽,对自己十分不满。他又把错误的原因详细列出来,写在日记本上,共有8点:1、缺乏刚毅力;
2、自己欺骗自己;
3、有少年轻浮之风;
4、不谦逊;
5、脾气太躁;
6、生活太放纵;
7、模仿性太强;
8、缺乏反省。这一次反省,好像一个霹雳打在他的身上。他决心结束放荡生活,改正不良习惯,于是跟着他的哥哥尼古拉来到高加索,在炮兵队里当一个下级军官,并迈上文学创作之路。

把自己的缺点一一罗列出来,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失为一种改变缺点的好方法。只要下定决心,连有那么多缺点的托尔斯泰也能改邪归正,还有什么不能改变呢?这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行为值得我们尊敬。

(6)你的诗不像诗 许多年以后,当他站在瑞典皇家学院的领奖台上,也许会回忆起他半生文学路上的种种挫折与坎坷,并且为他当初的选择感到欣慰。

1948年4月,哥伦比亚的左派总统候选人遭到暗杀。一时朝野震惊,舆论哗然,首都波哥大陷入一片混乱,党争也白热化。这场动乱持续了三天三夜,几千人死于非命,史称“波哥大事件”。当时正在波哥大上大学的一位青年人,目睹了政治的肮脏和残酷,于是更加坚定了走文学创作的道路。而另一位青年人,作为学生代表正在波市参加国际学联会议,经此巨变,他却坚定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决心。此二人,是一对好朋友,后来皆成为美洲的风云人物,闻名全世界,前者为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后者为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

说起马尔克斯,世人皆知他是文学大师,甚至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小说家——没有之一。然而,马尔克斯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如果从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来说,他当然算天才;
但如果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其实他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才。仔细考察马尔克斯的人生,非常有励志色彩,他的文学道路曾经是那么的曲折坎坷。

童年的马尔克斯喜欢读书,沉默寡言,不爱与同学交往,被认为是全校最怪的“怪人”,同学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老头”。他作文写得好,受到文学老师的鼓励,于是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当一名作家。中学的几年时光,他是诗社的成员,沉醉于诗歌的阅读与写作,幻想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虽然他写了不少诗,而且还自鸣得意,但是文学老师却说:“你的诗不像诗。”这令他颇为沮丧。老师还说,诗歌与你无缘,还是写小说吧。就是这句话,改变了马尔克斯的人生道路,他终于放弃诗歌选择了小说。

(7)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上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前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司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即使过程艰辛,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