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10篇)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10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5-03 13:00:06

篇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专题论述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

  期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王欢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新农村建

  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

  1.1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欠缺。乡镇政府是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承担着基层的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与乡村连接紧密的乡镇

  政府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乡镇政府作为基层的政府

  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基

  务等重要职责,是确保乡镇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因此,其服务意识决定了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

  和服务态度。据调查显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

  识淡薄,存在“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一些群众普遍反映对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不满

  层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的态势下,要通过提

  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乡村发展把好脉。为此,乡

  镇政府要创新执政理念,及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

  意,在群众咨询中有搪塞、推脱、扯皮等问题;另

  务能力,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外,由于乡镇政府专项经费不足,使其经常面临“巧

  关键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优化;乡村振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

  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

  础设施建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着乡村经济

  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岀

  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

  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一

  的发展。1.2乡镇政府干部业务能力不足。乡镇政府工作人员

  事务繁多,尤其是在农忙时节,要下村监察农收事

  体化建设发展步伐加快,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乡

  宜,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基本是忙于日常性事务,镇政府作为国家的基层行政机构,直接面对农村,直

  接服务于农民,是三农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推动者,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政府

  没有精力进行自身学习。另外,在对乡镇干部进行培

  训时,也基本上是以乡镇的领导班子为主,其他的干

  部工作人员也是以会代训,使培训不能充分发挥作

  用。如果学习抓得不紧,教育培训系统化不足,必然

  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

  况,为此,要通过优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创新服务

  导致基层干部业务能力有所欠缺,在解决群众实际问

  题时底气不足,不能履行乡镇干部的职责和使命。因

  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干部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

  供给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

  化,以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1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的政策规定,把握时事动态,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内在动力。因此,首先要发挥党员

  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转

  变观念,从袖手旁观到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到农村人

  主导作用,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整体的工

  作效率,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开

  展。

  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工作进

  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2.2多方筹集资金,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

  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资金支

  程进行监察和评估,对工作进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进行监管,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

  程,也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作,因此,政府必

  持。然而,大多数农村缺乏产业支撑,财政收入较

  少,如果完全依赖政府,资金有限,还远远不能满足

  须高度重视起来。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

  需求。因此,各级政府要创新投资渠道,加大环境整

  治专项资金投入,还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创建美好家

  生活条件,创建整洁优美的乡2021年第3期现代农村科技专题论述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切实提升基层政府整体

  的业务能力。1.3乡镇干部队伍工作活力不足。由于乡镇财政、国

  土、司法等重要职能部门都是县级直属管理的部门,这实际上是上收了乡镇行政管制性权力。并且,基层

  政府人少事多,权力不大责任不小,乡镇干部的付岀

  和收获不成正比,再加上一般乡镇所处环境条件艰

  苦、交通不便,干部交流比较困难,很多干部不愿意

  在乡镇工作,这些都影响了乡镇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

  性,特别是一些年轻乡镇干部也没有把心思用在工作

  上,使乡镇干部队伍活力不足。1.4乡镇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在对乡镇政府职能进

  行考核时,一般由县一级政府办进行,考核的内容形

  式较为单一,常以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为核心,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乡镇政府会采用形象工程来做表面

  文章,以应付上级的考核。在这种情形下就会忽略群

  众的基本需求。

  尤其在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过程

  中,村一级领导干部人微言轻无人听,群众没有发言

  权。虽然各地政府都开通了政府信息公示,但群众需

  求很难得到满足。2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优化措施2.1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

  求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在乡村振兴的前提下,农村

  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这也

  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中,乡镇企业的涌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等都使农村经济岀现新变化,这也对乡镇政府提岀了

  新的挑战。所以,在推进乡镇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同

  时,乡镇政府要从大局岀发,提高工作人员的公共服

  务意识,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基础,加强与农村群众之

  间的联系,形成牢固的群众基础;积极强化和提升公

  共服务能力,不断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促进农村经

  济的发展。2.2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乡镇政

  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体任务的直接责任主体,因

  此,在开展工作中乡镇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权范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重视三农工

  作的落实,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

  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城乡融

  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

  设,建设和完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

  障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助力乡村经济的振

  兴。2.3从农村实际岀发,满足群众实际生活需求。

  提高

  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从“群众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岀发,满足群众实际生活需求。为此,要建设信

  息化的服务平台,全面落实乡镇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要通过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

  办事效率,使乡镇工作向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

  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从当地的农村实

  际岀发,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挖

  掘农户的潜力,形成农业品牌效应,推进农业增产增

  收。同时,使乡镇干部真正与农民结合起来,心往一处

  想、劲往一处使,帮助农民依靠资源发展农业经济。2.4优化乡镇考核机制,实现

篇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研究

  学

  院:____法学院____

  专

  业:__政治学与行政学__

  班

  级:____2004级____

  学

  号:___

  __

  学生姓名:_

  __

  ___

  _

  指导教师:____

  ____

  2008年5月31日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本人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2008年5月31日

  摘

  要

  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造成农村经济发展障碍重重。研究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财政不足、服务结构失调、供给主体错位、支农资金管理不善等主要问题与困境,为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提出有针对性建议,逐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镇政府

  农村公共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

  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

  AbstractThe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isanimportantcontent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construction.Insituationofourcountrymodernizationfast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demandsforpublicserviceincreaseunceasinglyandthesuppliesof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areseriousinsufficient,whichcreateruraleconomydevelopmentbarrierlayeronlayer.Studyingmainquestionanddifficultpositionoftownship-government’sruralpublicserviceaspectinfinancialinsufficiency,servicestructuredetuning,supplier"smultiplicitydislocation,supportingagriculturefundmanagementbadandsoon,forfurtherenhancingtownship-governmenttoproposethepointedsuggestionintheaspectfunctionofpublicservice,adaptinggraduallytonewruralreconstructionandtotheneedofmodernizationdevelopment,hassignific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Township-government;Ruralpublicservice;Newsocialistcountryside

  目

  录

  摘

  要………………………………………………………………………II

  ABSTRACT………………………………………………………………III

  引

  言…………………………………………………………………………1一、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历史演变……………2(一)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2(二)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3(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历史演变……………………………………4二、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6(一)乡镇政府财政短缺导致供给总量不足……………………………6(二)乡镇政府供给结构失调、供非所需………………………………(三)乡镇政府供给主体错位,农民负担加重…………………………(四)乡镇政府供给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三、完善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途径………………………………(一)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供给主体…………………………(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三)完善公共服务法制,为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良好法治环境………………………………………………………………1结

  语………………………………………………………………………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引

  言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社会经济,要从农村公共服务做起。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新农村建设中直接面对农村的政府机构,是农村公共服务的直接执行者。发挥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营造良好的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解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供需矛盾问题的关键所在。

  税费改革后,全国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尤其是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地方政府,在没有财力支撑的情况下承担了更多的农村公共服务事权,致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和效率方面上存在的问题相当多。因此研究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

  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历史演变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

  农村公共服务除了应该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社会服务,是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信息、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产品。[2][1]

  因此乡镇政府在执行农村公共服务职能时,要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因地制宜的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未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乡镇政府有效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以及乡村的社会稳定。

  (一)乡镇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

  农村公共服务的内涵丰富,按照目的进行归纳主要包括以下七种:(1)基本生存保障服务,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的生存条件。(2)生产活动支持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政府支持,包括农业水利、防灾设施及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机事业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等。(3)基础性设施与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功能不限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政府投资实现普遍覆盖,包括农村公路、电力供应、邮政服务、通讯设施及服务等。(4)生活条件改善服务,为改善农村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条件,包括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文化。(5)提高农村居民素质服务,为农村居民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包括普及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条件。(6)基本国策支持服务,这一部分主要靠中央和省级政府实施,为农村地区贯彻实施基本国策而进行的政府投入,如计划生育、生态建设等。(7)社会保障服务,扶

  [1]黄乔松.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的强化[J].

  重庆社会科学,2006.(8)92~95[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4[1]助农村弱势群体,建立抵制风险的互助服务机制。

  乡镇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时,由于自身财力制约,并不能面面俱到。但乡镇政府要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主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多数是辅助性的,主要包括生产活动服务、生活条件改善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

  (二)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乡镇政府职能也由传统的社会管理统治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方向转变。乡镇政府与广大农村和农民接触最为密切,担负着农村绝大多数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的工作。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对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基层政权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市场性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能方面需要引入市场服务机制,坚持市场选择优先的原则,凡是市场能做的事一律由市场做。乡镇政府在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可以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机制来调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乡镇政府要做到职能转变,从“无限政府”退到“有限政府”,减少对市场调节的干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达到降低政府投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目的。

  2.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社会性

  公共服务的社会性表现在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原来由乡镇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即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部门提供转变为政府利用社会的力量由社会组织以及私营企业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这些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都将成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竟争。

  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以农村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改善

  [1]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63公共服务,鼓励、引导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提供相关信息给各个农村公共服务提供者,保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以便在不增加政府规模和开支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3.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法治性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指政府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驶公共服务事务的权力,并负有相应的义务。政府公共服务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约,乡镇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必须坚持依法行政,遵守职权法定原则、行政合法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因为法是人民意志与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决定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以民为本、服务于民为宗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规范政府公共行政行为,保障农民依法享有各项公共服务。

  同时乡镇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加强对各服务职能机构的规范和监督,强化政府责任意识,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使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运行。保证乡镇政府正确行使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法治性保障。

  [1](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历史演变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最早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人民公社不仅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社会一切组织和机构都依托于人民公社,那个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涉及到了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公共服务经费主要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组织上基本健全,功能上也基本完善。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民物质文化需要,稳定农村社会福利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乡两级财政普遍紧张,各地纷纷中断了农村服务机构的财政供应,这些机构事业经费失去了保障,大多蜕变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部门。到目前,我国乡镇政府的农村机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机构设置模式上基本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只是在管理方式上由过去的“条条管理”为主转变成“块块管理”为主。第二种是直接撤销原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8[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12有机构,重新组建市场化的各类“服务中心”,这种市场化取向的机构改革以人员退出人事编制管理,退出财政供养体系为特征。第三种是保留现存机构,待条件成熟后再组建各类“服务中心”。但是无论哪一种类型,从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角度来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没有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机构,当前县乡财政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各类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严重缺乏,有的连员工工资都无法保障甚至出现机构无法运转。

  二

  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所需。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错位、越位、缺位,致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极度匮乏,这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重大问题。

  (一)乡镇政府财政短缺导致供给总量不足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使大多数乡镇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衰减。相反的是,乡镇政府的事权增加,于是通过财政制度外筹集提供公共产品的资源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主要包括:“五项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交通建设等;“三项提留”,乡镇村组织的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以及各种集资、罚没收入。但是,乡镇政府负债或向农民集资、摊派的筹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没有法律保障的行为,存在不合法的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严格信贷制度,乡镇集资、摊派和负债筹资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一来,以前可行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筹资渠道越走越窄,在缺少其他新的、有效融资渠道补充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少了资金的来源,乡镇政府财政“雪上加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乡镇政府财政短缺自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总体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比如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农作物良种开发和培育以及有关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预告等。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包括农村的教育、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农村的环境保护等,这些公共产品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的资金严重短缺。这不仅使乡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力不从心,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二)乡镇政府供给结构失调、供非所需

  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府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对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上,把乡镇的工作重点放在完成上级下派的硬指标上,或者仅仅限于上级派下来的工作上,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农民提供需要的公共产品上。如此一来,乡镇政府便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忙于为上级政府服务,而对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却无心理会。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一是重“硬”轻“软”,热衷提供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对上级要求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组织资金加以实施,而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等“软”公共产品供给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二是重“短”轻“长”热衷于提供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公共项目,不愿提供见效慢、期限

  [1]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26长但具有战略性的公共产品;三是重“建”轻“养”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项目,不注重现存项目的保养和维护。结果,在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存在大量“豆腐渣”工程和部分政府部门以次充好的提供农业公共产品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还严重损害了农民切身利益。

  除此以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服务中,普遍存在供给过剩现象,除党、政、人大和政协班子外,还有“7站8所”和一些常设办公室,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消耗了有限的公共资源,甚至以筹资为目的向农民提供各项低质量甚至是虚假的公共产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三)乡镇政府供给主体错位,农民负担加重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农村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免费提供,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2]但是,在实际中,乡镇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放在了经济管理上而忽视了其公共服务职能,有的乡镇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甚至直接插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且用行政手段介入市场领域。这样做,乡镇政府不仅没有使农民受益,反而使农民蒙受亏损,使农民惧怕市场、惧怕政府提供的服务。

  另外,乡镇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乡镇政府承担了过重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职能,一些本不该由地方政府,特别是不应仅由乡镇政府承担的职能,也在行政和财政体制改革的名义下,转移给了乡镇政府,结果造成乡镇政府负担过重而无法承受。[3]乡镇政府只能采取“羊毛出在羊身上”

  的办法,将那些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政府与农民共同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完全的由农民去承担,比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等。其结果是乡镇政府事权大于财权,乡镇政府在事权无法转移的前提下,只好向农民伸手,使农民负担加重。

  (四)乡镇政府供给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乡镇政府缺乏相关的制度,管理不到位、不完善,公共资源筹集、使用中的信息不够公开,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不高,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有力监督,难以

  [1]李锦然.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思考[J].河南辉县: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84~85[2]宋立,刘树杰.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114[3]黄冠豪.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原因及其化解[J].吉林长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3)4~5保证公共资源不被滥用,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一是涉及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部门较多,资金渠道、部门政策也较多,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协调性,资金投入分散,政策之间相互制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二是制度外财政收支财证不全,甚至根本没有建帐,而且不同乡村之间差别较大,监督成本过高,导致有效监督不足;三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间环节多,公共资金被层层“过滤”,据统计,大约有30%的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就不能到位,被短期或长期挪作它用,财政支农资金出现严重的“农转非”现象;四是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有时不顾当地实际,大搞楼堂馆所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建设过多,滥用、挪用甚至贪污,造成极大浪费。

  三

  完善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的途径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处于转轨时期,要求乡镇政府的职能从管制向服务职能转变;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政府职能核心也是公共服务。乡镇政府必须通过体制创新,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多元供给主体、法制等社会机制来履行政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

  (一)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供给主体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存在着越是高端财政,日子越是好过的问题,而到乡镇这种基层财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甚至有些是连饭都吃不上的“要饭财政”,根本就没有条件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这一现实条件下,乡镇政府可以采取多方融资的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己经建立,导致市场经济社会主体多元化,每个企业、团体或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乡镇政府在筹资公

  共产品过程中,可以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收益界限清晰、产权归属明确又能够市场化运作的公共产品,如小型水利设施、农用科技及个体化农业信息服务等,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引入企业和私人来供给。

  乡镇政府还可以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促成企业和私人资本进入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流程中来,同时要维护好企业和私人的既得利益,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样便形成了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也就是乡镇政府如何组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在保持有一定量公共产品投入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以较小投入,较大产品为目标,提供量多、质优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1.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多样化

  随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也必须多样化。农村公共产品虽然是由乡镇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但是并不一定由其直接生产,因此乡镇政府可以通过招标、合约等形式,将公共产品交由私人或企业生产。主要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1)政府与企业、私人的合同方式,乡镇政府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业务以合同形式,外包给企业或私人组织完成。(2)特许经营和授权经营。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乡镇政府可以将垄断性经营特权授予企业或个人,让其在特定的领域里提供服务。(3)乡镇政府补贴企业及私人的供给方式。为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以及弥补乡镇财力不足,通过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和帮助企业和私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2.乡镇政府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差异,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优先顺序

  由于乡镇政府受财力不足的制约,在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要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现实和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差异,来分阶段的供给,确定供给的优先顺序。

  一般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是:先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的基本生存生

  活需要,后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先保证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即先对农村居民基本的社会需求要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先确保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的良好供给,保证农民基本人权,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完善公共服务法制,为乡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运行,在宏观上需要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构建,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基础。因此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法制非常重要

  1.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也需要法制化。从法律上明确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关系,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职责分工、经费来源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各项服务的标准以及公共服务部门的法律地位、职责范围,限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不法行政行为,减少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为保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法可依,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政府部门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在我国,人治思想根深蒂固,理性的法律意识严重缺乏,权力很容易被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要培育政府的理性法律意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法律要靠人来执行,如果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再好的法律也得不到有效实施。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使公共服务有坚强的法律后盾。

  2.依法对公共服务竞争机制进行调控

  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应该采取竞争机制,因为竞争可以提高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通常成本高而质量差,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这主要由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处于垄断地位的。通过市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51[1]

  场经济引入公共服务竞争机制,可以使农民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带来更多成本收益比较高的公共服务,使公共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均能受益。这将是目前乡镇政府在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问题上的可行之举。

  我国政府管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建立公共服务竞争机制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非政府组织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现象。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必要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对竞争机制实施调控,避免出现非政府组织垄断公共服务格局。

  结

  论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农村公共服务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还依然相对滞后,乡镇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不仅要完善自身公共服务职能,还要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供给模式,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乔松.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的强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6,(8).[2]固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李锦然.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

  [5]宋立,刘树杰,等.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6]徐勇,高秉雄,等.地方政府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黄冠豪.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原因及其化解[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3).[8]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9]刘学平,周五香,等.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乡镇政府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2).[10]段维龙.乡镇综合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0).[11]张永亮,李云,等.构建应对新农村建设的公共型乡镇政府[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12]栗波.略论我国乡镇政府职能定位[J].消费导刊,2006,(11).[13]于凤荣.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J].行政论坛,2004,(65).

  [14]许素芳.目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探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6,27(1).[15]黄富林,梁述勇.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9)[16]程伟.试论我国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J].行政与法,2007,(10).[17]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致

  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窗的支持,想要完成这篇论文是很困难的。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XXX教授的悉心指导。郑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郑老师都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倾注了郑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就要毕业了真的舍不得这分感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奔前程吧,大家珍重!

  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我还要感谢政治系和我的母校—xxx大学四年来对我的栽培。

篇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问题一:资源不足

  当前,许多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导致无法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无法满足乡村青年和儿童的文化教育需求,无法促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发展。

  对策一:加强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对文化服务的经费支持。同时,政府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以多方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问题二:服务能力不足

  由于乡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比城市低,许多农村服务人员水平较差,服务质量无法达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这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限制了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对策二:加强人才培训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培训更多具备专业知识、文化素养高的文化服务人才。

  问题三:文化服务内容不丰富

  许多乡村地区的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内容贫乏,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由于乡村地区的文化服务资源有限,文化服务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通过拓展文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展览、出版图书、举办演出、制作影视作品等方式,丰富文化资源和服务内容。同时,可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和人才进入农村市场,推动农村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仍需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持续关注和努力。只有加强政策支持、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才能全面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篇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困难、工作建议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医疗、教育、文化等。当前,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建设逐步完善,乡道、村道通畅,连通性得到提高。

  2.供水设施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实现了自来水供应。

  3.通讯设施不断改善,移动、电信等运营商覆盖面逐步扩大。

  4.医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5.教育设施得到加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6.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得到充分开展。

  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尽管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地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设施老化,更新速度较慢。

  2.道路建设仍然不足,农村公路建设进展缓慢,连接性仍不够完善。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不足,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能力尚需提高。

  4.农村教育设施仍然不足,学生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5.文化设施建设不足,文化活动尚未得到充分开展。

  -1-

  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资金短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资金巨大,财政投入不足。

  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设施维护困难,存在浪费和损耗。

  3.农村地区人口分散,设施建设难以统筹协调。

  4.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的难度大,技术力量不足。

  四、工作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财政投入,增加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设施维护,防止浪费和损耗。

  3.完善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协调,提高建设效率。

  4.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力量。

  5.注重农村特色,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色。

  -2-

篇五: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乡村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地区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治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决策程序不够规范、参与度不高等,这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2.乡村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乡村社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如群众安全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

  3.乡村发展不平衡。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低下。

  4.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乡村社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区存在群众安全问题、治安问题等,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5.农村公共服务不足。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地方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如医疗、教育、文化等,这也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1-

篇六: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及农民生活的改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的总称,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如果按照服务的性质划分,农村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人文基础设施以及流通性基础设施四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防洪涝设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气象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设施或设备,是为农村增加物质资本、提高生产力服务的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村电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供热燃气设施等,是为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人文基础设施则是用于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生活的公益设施,比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而流通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乡村道路、农村通信、用于农产品销售以及农村生产资料购买的流通辅助设施。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大力建设,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以农村交通道路为例,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398.0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90万公里,其中村道231.31万公里,增加8.85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8.62%、比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87%,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4.45%、提高2.6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公路,近900个乡镇和8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00万公里,通车总里程约395万公里,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公路和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西部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约80%的目标;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客运班车率超过99%和93.2%。

  2015年12月,随着青海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得到落实,我国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城镇仍然十分匮乏,存在很多典型问题。

  一是乡村道路建设质量较差。贫困地区通达、通畅任务仍然艰巨,剩余不通硬化路的400多个乡镇、3.9万个建制村,大多处于山大沟深困难地区,投资大、建设难度大。同时,经济欠发达或刚脱贫地区道路网化任务也很重。更为重要的是,道路养护和管理任务重。前期建成的公路标准较低,抗灾能力较弱,缺桥少涵,安全设施不到位,养护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已出现油返砂现象。按十年一个周期测算,约100万公里需要大中修,占总里程的四分之一。

  二是农村电网设备差且用电成本高。农村电力设备陈旧落后,这是农村电网最严重的问题。变压器大多数已严重老化、能耗高、性能差。导线截面基本偏小,表箱、接户线锈蚀严重、绝缘性能差。有些电线杆破损十分严重,已处于危险状态。一旦遇到刮风打雷下雨就发生断电,这不仅使供电不正常,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农村电网电能质量差,电压偏低问题尤为严重。引起电压偏低的原因是多反面的,但主要是由于配电变压器没有布置在负荷中心,农村用电时间集中、季节性强以及供电半径超出范围、迂回线多造成的。而这些原因的存在都是因为前期规划不到位而引起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的平均电价要高于城镇,农民用电成本高使得弃电现象较多。

  三是农村集中式供水比例仍然很低。虽然当前我国农村人畜饮水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集中式供水仍属少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以沿海发达地区的广东省为例,截至目前,全省行政村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仍然达不到90%,仍然未能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而湖南省在2015年时,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不到70%,更不用说其他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自来水供应情况。

  四是农村互联网普及情况远低于城镇。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达到31.7%,但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同时,农村网民上网设备主要依靠手机,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7.1%。农村网民上网地点与城镇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在单位、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上网的比例与城镇差距较大。这些都说明,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普及情况仍然相对较差。

  五是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当前,农村缺超市情况突出,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缺少专业的储存场所、销售场所简陋的情况也不鲜见。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只有大概41.7%的农产品批发

  市场建有冷库,11.1%的配备了冷藏车,12.9%的有陈列冷柜。由此导致大概70%的肉、80%的水产品以及大部门牛奶及豆制品无法进入冷链系统。

  二、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

  (一)农村规划编制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无序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对规划编制认识不到位,对规划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村镇规划编制经费得不到落实,村镇规划由县(市)建设局负责组织编制,主体责任不明,导致村镇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滞后。同时,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水平普遍较低,村镇规划编制、建设与管理处于无组织状态,村镇建设盲目性、随意性大,编制的村镇规划不能得到有效、严格的实施。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执法困难,大部分村镇管理人员均无执法权限,在农村建设中出现违法行为无法及时处理。

  (二)投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保障不足

  地区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靠国家补助、地方财政资金,大部分管理权限在上级部门。随着小城镇、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公益性事业,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信贷的支持,国家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非常有限,农民对无国家投入的项目,一般积极性不高,几乎没有社会投入。部分乡镇、村因历史原因负债重,无力筹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这些都直接制约了农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缺乏监督主要是因为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信息不对称、预算不完整性造成的。此外,农民在缺乏民主监督的意识的同时,也没有民主监督的能力,无法有效地监督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资金的使用。由于缺乏监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资金管理混乱,挪用、滥用现象层出不穷,暗箱操作突出。本来就有限的资金在暗箱操作中缩水,剩余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又注水,出现了不少豆腐渣工程。

  (四)农民意愿表达处于决策的弱势地位

  首先是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较弱,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早己提出了群体在取得一致行动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以致使这种一致性几乎成为不可能,农民更是如此。不仅如此,农民组织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大部分都挂靠在政府名下,异化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没有代表农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能力或意愿。正是由于农民在公共话语权中的弱势地位,使得长期以来农民被排除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之外,加之缺乏足够的政治资源来激励

  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导致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不到重视,这就使得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依旧惯性地运行着。最终,出现了很多并不是农民急需的基础设施,而最迫切需要的反而不被重视。

  三、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对消费的影响

  我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低下,已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道路交通建设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乡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约70%,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农村公路不畅通造成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无法及时送到城镇,而城镇的工业生活消费品也无法进入农村,造成农民生活更加闭塞,信息不畅。一部分农民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提高生活质量,有购买汽车的消费需求,但苦于农村没有硬化路面,购置汽车的计划只能搁浅。

  水电类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设施也严重滞后。农村地区用电尚未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有些地区农村电价甚至比城市高出几倍多。农村电力供应不足和电价过高,抑制了农民的家电消费需求,如电视机、电冰箱、电饭锅等以电为动力的消费品,必须在具备了用电的外部条件下才能完成消费。因此,电力供应就成为扩大农村家用电器消费的重要外部因素。

  农村自来水建设方面,农村自来水设施短缺,使洗衣机、热水器之类的家电产品在农村普及遇到一定阻碍。并且由于农村自来水价格过高,也使农民购买的像洗衣机之类的家电产品闲置。同时,农村能源革命尚未开始,绝大多数农户的主要燃料还是柴草,其中秸秆占30%,薪柴占25%,两者合计比例高达55%,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水平较低。这影响了厨房革命、厕所革命等和生活质量有关的消费需求释放。同样,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将制约信息消费,文化娱乐设施不够导致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缺乏释放的空间。

  四、政策建议

  (一)把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列入到县(市)政府政绩考核,年底由行署负责组织监察,建设等部门进行检查考核,对不能完成规划工作任务的县(市)政府和主要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理。地区拿出一定的资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村镇规划机构设置、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的县(市)、乡(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扩大筹融资渠道。制订优惠政策,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采取股份制、投资基金、经营权转让以及财政贴息、承诺等方式,对外招商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大型基础设施、环保等社会性公益项目,以开

  辟多元化融资渠道。要加强已有的资金管理,加强各有关专业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防止资源浪费,重复建设。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政府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但是随着关注度的逐渐加深,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因素,为我国农民提供优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满足人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有利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只有找到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的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所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由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不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1]。主要是在以下三方面

  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第一,为农村居民提供电视、广播和表演节目,来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的基本需求。第二,政府要相应的为农村居民建设文化站、举办文化下乡活动等,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提供给农村居民。第三,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平台。

  二、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较差

  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离不开文化设施的建设,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娱乐文化设施建设、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学习文化设施建设等。但是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合理的文化基础设施结构、建设资金的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阻碍。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率较低[2]。主要是因为政府只重视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对其的日常维护,而且文化基础设施建后,由于没有足够的活动器材、充足的活动经费等,经常闲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因此农村居民不能有效的利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不合理

  政府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也不尽合理,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政府要加强自身的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4]。我国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委员会,让委员会负责农村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财务支出预算、管理运行等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关的一切活动。另外还应设立公共文化服务理事会,当遇到重大事项时,可以由理事会进行决策,同时理事会的设立有助于政府能够深入的了解民众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置

  公共文化服务不应全部由政府提供,应该以政府为主,同时引进民间的资本,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来源,将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引进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这样可以减轻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压力,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农村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真正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组织企业对建设文化站、图书馆、篮球场等一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享的网络平台

  网络技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政府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为农村居民提供广播数字电视、远程教育,拓宽农村居民文化信

  息的来源渠道,让农村居民有更多的文化服务选择,丰富文化服务的内容,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将城市的文化服务渗透到农村,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虽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国政府能够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置、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享的网络平台等几方面进行解决,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供给水平[5]。

篇七: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

  李伯兴

  [摘要]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落后于城市,而且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些设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

  一、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公共服务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它是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单位在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责。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经过建设,从总体上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与城市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上的不平等。一是水的问题。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农业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引水渠道不畅通,甚至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山塘水坝干涸荒废,有的水

  库用作农田,有的丢荒浪费,有的水坝种植农作物,出现了面目全非局面,造成汛期洪水自由泛滥,旱期干枯无水,严重影响农田的正常灌溉;在饮水方面,目前全国仍有2亿多人饮水质量不合格,临江的村民直接饮用江河水,大石山区山民饮用水柜的储水,条件稍好的少数农民采取自己打井、摇水、饮用,由于农民的饮水水源多种多样,这就无法保证饮水质量,而且都必须依赖于“老天爷”。由此可见,在农村无论是农田灌溉用水,还是人畜饮用水,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只要“老天爷”发脾气,农业、农民和农村就遭殃。二是路的问题。目前农村的道路基本上没有人管,路况非常恶劣,有的道路虽然通到了村庄,但没有到达农户,更谈不上通到地头;农村的道路质量非常差,下雨天出现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机动车滑轮动弹不得,阳光灿烂时灰沙满天飞,严重影响农民的呼吸和身体健康。三是电的问题。目前农村电网很简陋,供电不正常,出现经常停电现象,电压很不稳定,照明时亮时暗,甚至有的山区农村还没有实现通电的状况,仍然使用传统的煤油灯照明,而有些农户则用不起电,电灯挂上当装饰品,宁可使用煤油灯。

  (二)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严重缺位。在许多地方,农民仍然是求医问药难,求学求知难,享受文化生活难、渴盼科技服务难。就农村的文化事业来讲,农村的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农村的传统封建迷信非常盛行,烧香拜佛、问地求天比较普遍,有些地方地下六合彩、赌博、吸毒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跟不上的表现。在农村的医疗卫生方面,农民有病缺钱不敢医治的现象大量存在。日前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在中西部边远地区,孕妇和产妇的死亡率是沿海地区的3.6倍,婴儿的死亡率是沿海发达地区的4倍,有40%的死者是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亡的,大批农民缺乏最基本的医疗条件。从农村教育状况来看,许多地方无法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有的甚至出现文盲半文盲现象。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而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在农村科技方面,全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很低,农业的生产成果基本上是通过农民的体力劳动换取的,刀耕火种方式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三)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不畅通。农村网络信息不畅的主要表现是:一是信息通信条件不健全。有的农村有线电视没有得到普及,不少农民仍然采取一家一户的室外天线,收视频道有限;有的村庄虽然有广播,但大多数是一村一个扩音器,无法实现家家通广播的目标;有的村庄打电话比较困难,必须跑到几里地远才能找到公用电话;绝大多数的农村没有开通互联网。二是生产信息不灵。由于信息通信条件导致了农民的生产信息滞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投资决策,出现了一些农产品生产不对路的现象,造成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二、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

  (一)构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整治,逐步改造农村居住条件,加大建设一批城市示范村、集镇示范村、农村示范村,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整洁、文明、靓丽的新农村。二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重点抓好防洪排灌排涝工程建设和山区水利建设,提高抗灾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继续实施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乡镇级公路,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对已建成的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实现乡到村、村到村、村到户、村到地头道路的建设和路面的硬化,为农民的出行、生产劳动实现机械化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加大农村用电的建设力度,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用电服务。

  (二)构建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抓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老师和应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提高边远学校教师待遇,实行边远山区教师特殊补贴,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实施城乡、乡村、村村之间结对了交流活动,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城镇

  的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授课,帮助农村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开展以创教育示范村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办学实力,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组织农民文艺宣传队伍,建立农村影视厅,完善和充实图书资料室。第三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的原则,逐步更新和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城镇周边农村污水管网进行集中规划,对地处偏僻,周边环境生态敏感性高的地区,要建立生态村、生态镇建设机制,推广应用简便、实用的家庭式或小型生物、化学净化装备,降低生活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大力建设生活垃圾的集中排放和处理,重点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填埋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保健体系,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第四要逐步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要努力将所有的社会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实施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确保因公用征地而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建立农民工求助体系,建立治理欠薪长效机制,实行企业工资支付预警预报制度、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公示制度、企业欠薪报告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特困户住房帮助制度,改善特困户住房条件;建立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凡是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对象,均按城镇居民低保标准进行补贴,而对散居五保对象按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加以补助;建立特困农民社会救助“安全网”体

  系,实施特困户二次救助,对农村困农民、五保户等在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实行第二次救助。

  (三)构建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村村通、户户通”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联接主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互动式信息终端,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平台,为农民提供各种急需的科技咨询与市场信息、政府信息、气象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农业专家下农村服务制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组织,建立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高专业户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实现产学研科技协作攻关。三是发挥农业各种专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学真.WTO框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塑思路.甘肃社会科学,2006,(2)

  [2]苏时鹏,张春霞.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分析与体系建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篇八: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文化设施匮乏

  许多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然十分不足。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村庄,甚至没有文化活动室。这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资源,限制了他们的文化视野。

  对策:政府应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文化设施的完善和建设进程。此外,可以发动广大乡村文化爱好者共同参与到文化设施建设中来,扩大文化设施的覆盖面。

  问题二:文化活动空间狭小

  一些农村文化服务中心的场地比较狭小,很难容纳大型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这使得有些文化活动和展览无法在农村地区进行,或者只能以比较小的规模进行。

  对策:政府应引导各地文化机构加强合作,共享文化资源,避免文化活动资源浪费。同时,可以探索在农村地区建立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扩大文化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

  问题三:专业人才短缺

  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文化管理人才,这导致了文化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文化项目的顺利开展。

  对策:政府可以加强对文化管理培训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农村文化服务的质量。另外,可以鼓励和引导文化机构与学校、社区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问题四:文化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文化服务内容较单一,服务形式比较陈旧,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对策:政府可以引导文化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文化服务内容,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同时,可以积极发挥社区、学校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总之,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农村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农村地区的文化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篇九: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宋婧

  来源:《大观》2016年第11期

  忠县位于渝东北片区,地处山峡库区腹心地带,沪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属农产品主产区。全县2个街道27个乡镇,共有319个行政村,农业户籍人口77.62万,耕地面积108万亩。2015年底,全县自来水受益村238个,受益农村人口49.5万;村道(不含生产生活便道)4930公里;沼气池42000多口;山坪塘8125口;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21个。随着农村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民的素质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笔者深入乡镇、村社、农户及部门,对重庆忠县的道路、山坪塘、沼气池、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忠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忠县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农民充分地享受到了公共服务带来的好处,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作用还远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公路与机耕道问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全县农村公路、道路存在的问题突出:

  1.农村公路畅通率不高,村社公路养护较差

  目前,忠县农村公路密度达258.41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通达率已达到100%,但村社通畅率仅为69.5%,还有30.5%的道路没有通畅,农村公路通畅率不高。且县乡级公路有一定的养护资金,但各级财政还没有对村社级公路的养护资金预算,村社级公路的养护只能靠村民自己承担。组织管理力度较大的村社,公路养护较好,反之,公路养护问题就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地方出现公路损坏后无人问津的情况。

  2.农村机耕路严重缺乏,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忠县地处山区深丘地带,尽管农业耕种及综合机械化率在全市算高的,但总的看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近几年随着省外许多大型农业收割机进入忠县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通到农田的机耕道,致使这些机械望田兴叹,农民不能享受现代化成果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篇十: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公墓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公墓建设情况:

  1.目前,大部分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墓建设比较滞后,一些地方甚至没有规范的公墓。

  2.少数地方虽然建有公墓,但规模有限,无法满足乡村人们的需求,导致乡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

  3.公墓的建设标准不高,建墓要求不统一,管理不规范,还存在骗墓等违规经营行为。

  存在的问题:

  1.首先,一些地方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公墓建设缺乏规划和管理,导致一些墓穴不规范,堆积混乱等。

  2.其次,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公墓,缺少专业管理,导致安全隐患较大,可能会导致居民合法权益受损。

  3.再次,公墓的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进行违规经营等行为,给社会带来不安全因素。

  建议:

  1.应采取高标准的公墓建设管理措施,切实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2.加大公墓建设投入力度,加强规划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公墓的建设质量和规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3.鼓励企业投入公墓建设、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墓建设和管理。

  4.严格规范公墓建设标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公墓管理,预防或遏制不良现象,切实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