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一)(含答案)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9-06 08:35:03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一)(含答案)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题。

材料一:家用机器人 圆盘,一个全身布满传感器的 “保姆”。能自动识别家居环境和计算行走路径,地板上的灰尘、毛发、碎屑,抑或平时难以打扫的角落和家具底部,都能搞定。当完成清扫任务时,小家伙还能自动返回充电插座给自己充电。这就是一种家用机器人。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2012年全球家用机器人销量超过600万台。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家电、人机交互的网络服务以及医疗设备和信息产业中的普及,家用机器人有望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大批量进入家庭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材料二:“恐慌”:机器人要偷走我们的工作 亚马逊无人机替代快递。电商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快递行业兴起,不过亚马逊已经计划使用无人机来代替送货员了。在未来,亚马逊能够在30分钟内实现约16千米范围内的送货,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数据还有可能变得更高,显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物流效率。

机器人保姆。机器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保姆,实现幼儿监护、照顾老人等应用。目前,已经有类似机器人可以被应用于儿童自闭症辅助治疗中,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积极研究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可行性。

材料三:困惑:智能替代,人工何去何从?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 奥特尔认为,无论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如何革新,在灵活的工作面前,机器人始终做不到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思维常识与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与此同时,虽然智能化给制造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尤其在那些体力劳动以及简单事务的认知方面,人工智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来看,部分人工操作仍暂时无法被取代。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了解一个制造过程,而机器不能。

“一些物品永远都无法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它会是人工制造,而且是手工制造。比如法拉利、保时捷、古驰包以及一些高质量的珠宝首饰工艺品,需要人们带着感性去创造,而机器永远不会具备这一能力。”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工业技术与管理教授威尔 莫勒说道。

如今,从家庭方面的小型扫地机器人、iPhone11到大型的智能监控系统,再到一些大型的工厂以及设备车间,从打印、焊接、装配、搬运等工作岗位,人们似乎已看到了人工智能化的魅力:它可以让人们解放双手,让智能设备打理得更多。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在技术、信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人们该如何开发并使用智能化产品?明天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吗? 1.在这篇文章中“圆盘,一个全身布满传感器的 “保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诠释 D.下定义 2.“人们该如何开发并使用智能化产品?明天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吗?”这是一句(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 D.双重反问句 3.从上文来看,以下哪个职业最不容易被机器人替代( )
A.汽车司机 B.装修工人 C.画家 D.停车场收费人员 4.以下关于本文的叙述和理解,错误的是( )
A.不久的未来,将会有大量家用机器人进入普通人的家庭。

B.亚马逊已经大规模使用无人机送货。

C.家用机器人有望大批量进入家庭。

D.作者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会不会构成威胁是保持疑问态度的。

5.材料三引用了大卫 奥特尔和威尔 莫勒的话,作用是? 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题。

为生活设定目标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 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

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
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但95%的人还在。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的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
而原来与众不同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的时候,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
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
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6.以下对文章开头寓言故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寓言故事开头,生动形象的说明了道理,又有吸引读者的效果。

B.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争吵的过程。

C.马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从印度取回真经,是因为它有远大的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D.驴子因为没有远大的目标,所以付出很多努力,却走不出狭隘的天地。

7.以下关于卡耐基的研究叙述正确的是( )
A.卡耐基发现,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就一定能取得成就。

B.卡耐基发现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

C.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调查,其实没有必要。

D.因为卡耐基的样本有5%找不到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实验是失败了。

8.第四段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从文章的结构上来看是 ___________句,起到 _______作用。

9.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说到“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这句话中的“或许”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 ___________。

10.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 ___________。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可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诚恳地说。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着一个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及下面的题目。

人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儿子 选上面有蛋的那碗吃了______个蛋 选上面_______的那碗吃了______个蛋 选上面______的那碗吃了______个蛋 父亲 选上面没蛋的那碗吃了______个蛋 选上面_______的那碗吃了______个蛋 选上面______的那碗吃了______个蛋 看来真像文中父亲所说的:___ _ 12.小说的几次情节中有共同的步骤内容,请简要概括,然后填空。

做面条→(___ )→(___)→总结 13.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分别是什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序号)。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①故作姿态,试探父亲,还怕上当 ②巧言善辩,还想占便宜 ③强词夺理,为自己占便宜找借口 14.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个典故的用意是( )。

A.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B.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把蛋让给爸爸吃。

C.教育儿子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谦让精神,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儿小利。

1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 阅读文学类文本《引路人》,完成下列各题。

引路人 ①雨淅渐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②“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③“噢,噢,不要紧。” ④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⑤“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⑥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⑦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⑧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
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6.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式):
____ 17.文中事件的起因是“我”撞到了 ________,后来“我”发现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于是“我”决定 ________。

18.当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我”和“他”的做法分别是什么? ______ ___________。

19.题目“引路人”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自从他出海以来,这是第三次出太阳,这时鱼打起转来了。他根据钓索的斜度还看不出鱼在打转。这为时尚早。他仅仅感觉到钓索上的拉力微微减少了一些,就开始用右手轻轻朝里拉。钓索像往常那样绷(bēng bèng)紧了,可是拉到快绷断的当儿,却渐渐可以回收了。他把钓索从肩膀和头上卸下来,用手平稳而和缓地回收钓索。他用两只手大幅度地一把把拉着,尽量使出全身和双腿的力气来拉。他一把把地拉着,两条老迈的腿和肩膀跟着转动。

“这圈子可真大,”他说,“它可总算在打转啦。” 跟着钓索就此收不回来了,他紧紧拉着,竟看见水珠儿在阳光里从钓索上迸(bèng bìng)出来。随后钓索开始往外溜,老人跪下了,老人不愿让它又渐渐回到深暗的水中。

“它绕(rǎo rào)到圈子的对面去了。”他说。我一定要拼命拉紧,他想。拉紧了,它兜的圈子就会一次比一次小。也许不到一个钟头我就能见到它。我眼下一定要稳住它,过后我一定要弄死它。

但是这鱼只顾慢慢地打着转,两小时后,老人浑身汗湿,疲乏不堪了。不过这时圈子已经小得多了,而且根据钓索的斜度,他能看出鱼一边游一边在不断地上升。

老人眼前有些黑点子,已经有一个钟头了,汗水中的盐分沤(ǒu òu)着他的眼睛,沤着眼睛上和脑门上的伤口。他不怕那些黑点子。他这么紧张地拉着钓索,出现黑点子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他已有两回感到头晕目眩了,这叫他担心。

21.用“______”画出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2.你把节选的内容读懂了吗?来做做下面的练习吧。

(1)“钓索像往常那样绷紧了,可是拉到快绷断的当儿,却渐渐可以回收了”一句中的“钓索像往常那样绷紧了”表明此时鱼在___________,“快绷断”表明老人和鱼___________,“可以回收了”又表明____________ (2)“……他紧紧拉着,竟看见水珠儿在阳光里从钓索上迸出来”一句中的“水珠儿……从钓索上迸出来”表明此时钓索绷得___________,老人和鱼的较量___________。

(3)“我一定要拼命拉紧,他想。拉紧了,它兜的圈子就会一次比一次小。也许不到一个钟头我就能见到它。我眼下一定要稳住它,过后我一定要弄死它。”这一段是___________描写,表明老人___________的决心。

23.从老人和鱼的较量中,你可以看出老人身上有些什么样的品质呢? 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随雨水不断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都已超标或接近临界值。第三,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聚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的表层泥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
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方案。他们培育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24.阅读短文,说说导致土壤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 ___________。

25.土壤污染和其他污染有何不同? ______ ___________。

26.读短文第3自然段,说说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______ ___________。

27.短文中介绍的解决土壤污染的办法有哪些? ______ ___________。

其中你最欣赏的办法是______,因为_______ 。

28.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窗外,是个清新烂漫的世界。清凉如水的微风,追赶着金色的黎明,草叶上酣睡的露珠们,快乐地探身相迎。嫩黄的小银杏叶上跳跃着欢笑、升腾着希望,她张开贪吃的小嘴,吮吸着大自然馈赠的琼浆,“江南多竹,北国多柳。”的确是这样,晨曦中,参差披拂的金丝柳尽情舒展着柔嫩的手臂,又如倒悬的一张翠竹帘,恰似女娃额前的一抹刘海儿,那般缜密,那般飘逸。柳儿是喜欢风的,哪怕仅有一丝风,她也能察觉到。于是你碰碰我,我挨挨你,悄声地传递着心中的秘密。风大些,那千百根柔条,千百丝秀发,千百张柳帘就兴奋地跳起舞。那舞姿是绝妙的,披风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伏;
时而欲贯空飞去,时而又缠绵柔顺;
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却静雅似闲鹤。那气势、那韵味,宛然徜徉天际的仙女,飘逸洒脱。阳光零零散散地落在枝头、花梢,到处是一片斑驳炫目的光影。蝴蝶和蜜蜂醉入花丛,嘤嘤嗡嗡。草尖上蜻蜓舞步轻盈,飞动其间。

29.短文主要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30.从内容上看,作者通过写小银杏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和蜜蜂等,表现了 。

31.短文中,作者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请用“ ”“﹏﹏﹏”分别画出一个拟人句和排比句。

32.联系生活经验,写写你在风中看到的美景。

______ ___________。

情景一:下面是同学们为演讲收集的相关资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从“天问一号”探访(shén mì)的火星,到“奋斗者”号下潜至幽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kǎo chá);
从“北斗”组网到“复兴号”飞驰……一个个“中国印记”铭刻在(pān dēng)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无数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强国(gòng xiàn)着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十年磨一剑,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斐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中指出,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并取得型号合格证,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33.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34.选出文段中“幽”字第四笔书写正确的一项。( )
A.丨 B.ㄥ C.∟ D.丶 35.文段中的“斐”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斐然”一词在文段中应选第( )种解释。

36.选出与材料中“征程”的“征”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征稿 B.长征 C.特征 D.征求 37.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文段中的“里程碑”意思不同的一项。( )
A.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B.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引用论证。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将“圆盘”比作“保姆”,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答案选A。

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

作者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会不会构成威胁是保持疑问态度的。因此这句话是作者对未来提出的疑问。答案选C。

3.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材料三第②自然段“一些物品永远都无法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它会是人工制造,而且是手工制造。”可知,装修工人最不容易被机器人替代。目前国家已经研发出了无人驾驶的汽车来取代汽车司机;
使用相关软件可以画出自己想要的画面,从而取代画家;
国内多处停车场已经采用“无人收费”的收费系统来代替人工收费。答案选B。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不过亚马逊已经计划使用无人机来代替送货员了。”可知亚马逊并没有大规模使用无人机送货,只是有这个计划,故答案选B。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经济与技术两个方面论证了智能替代,人工何去何从? 6.B 7.B 8. 过渡 承上启下 9.不能。作者考虑到可能有人并不赞同他的看法,使用了表推测的“或许”一词,使语言严谨、准确;
语气委婉,让人容易接受。

10.作为学生,我们要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知道把目标落实,从而达到成绩的提高。

【解析】6.本题考查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

本文主要表现每个人要为生活设定目标的主题,而文首列举的寓言故事,正是说明了不同的目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所以引用这个故事,旨在引出了作者所要阐述的内容,并在文章的开头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就一定”缺乏严谨性,10年前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这些人也确立以明确的目标,但是结果不能一概而论。题目叙述错误。

B.根据第⑥自然段“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可知题目叙述正确。

C.调查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调查,不能有针对性,因为这些人里面有明确人生目标的,有没有的。题目叙述错误。

D.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但95%的人还在。并不影响调查结果。题目叙述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C。

8.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

从内容上看,作者运用设问句,对上文提出的智力相近的一群人,成就却有所不同提出质疑,引出下文卡耐基的调查数据;
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含义与作用。

结合题干,先表明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再根据有这个词和没这个词,句子意思是否改变进行分析。

“或许”的意思是:也许;
有可能。

去掉后改变了原来的意思,“卡耐基的一份调查能够说明问题。”可能也有人不赞同作者的看法,所以作者这么说,过于冒失。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型,只要能紧扣文章,结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联系学习实际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即可。

联系生活实际中关于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过程中,有目标和没目标的区别。答案不唯一。

11. 1 没蛋 0 没蛋 1 2 有蛋 2 有蛋 1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12. 父亲让儿子选面条(或选面条)
儿子吃面条时,对碗中荷包蛋的发现(或吃面条)
(意思近即可)
13. ③ ② ① 14.C 15.荷包蛋(荷包蛋的深刻含义、由荷包蛋引发的故事……)
【解析】11.本题考查按照内容填空。

根据文章1-3段,第一次吃面,儿子先选择上面有蛋的那碗,吃了一个蛋;
父亲那碗上面没有蛋,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

根据文章6、7段,第二次吃面,儿子先选择上面没蛋的那碗,一个蛋都没吃到;
父亲那碗上面有一个蛋,下藏一个蛋。

根据文章9-11段,第三次吃面,儿子让父亲先选择,父亲选择上面有蛋的那碗,吃了一个蛋;
儿子那碗上面没有蛋,碗里藏了一个荷包蛋。

三次吃蛋,父亲都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了占便宜和吃亏的关系,所以可知: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文章内容,三次吃面,都是父亲做面条,让儿子选面条,然后吃面条对碗中的荷包蛋的发现,最后吃完面父亲总结。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第一次吃面,儿子想吃上面有蛋那碗:“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表现儿子强词夺理,为自己占便宜找借口。第二次吃面,儿子要吃上面没蛋那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表现儿子巧言善辩,还想占便宜。第三次吃面,儿子不敢冒进,所以让父亲先选:“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诚恳地说。表现儿子试探父亲,还怕上当。

14.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孔融让梨:东汉末孔融与哥哥们吃梨,自挑小梨,把大梨让给哥哥,传为美谈。告诉我们人们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父亲三次做面,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用意是希望儿子不要只看到上面有蛋,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儿小利,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谦让精神。

15.本题考查加题目。

根据文章内容,写了三次吃荷包蛋面条,父亲给儿子的启示,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题目不唯一,例如:两碗荷包蛋面条、两碗面的启示等等。

16. 文质彬彬 得意洋洋 17. 身旁的一个行人 扶他回去 18.“我”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他”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19. “我”是他回家路上的引路人 他是“我”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20.文中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热心、为他人着想。

【解析】16.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

ABCC式的词语有很多,按平时积累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如 :生机勃勃、虎视眈眈、议论纷纷、白发苍苍等。

17.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

注意抓取题目信息,认真阅读原文进行分析。结合“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可知,事件的起因是“我”撞到了身旁的一个行人;
结合“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掺扶着他。”可知,“我”发现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于是“我”决定扶他回去。

18.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

注意抓取题目信息,认真阅读原文寻找答案。结合“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可知“我”看到水泥板被拿开后,首先是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结合“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掺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可知,当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他”是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标题的理解。

这类题型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作答,要确保答案完整。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
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和前文“我”给盲人引路,看到盲人摸索着把下水道的水泥板盖好受到震撼等内容,“我”指引了盲人回家的路,盲人却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2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文章的“他”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摸索着找到了水泥板并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热心、为他人着想的人。

21.bēng bèng rào òu 22. 挣扎 较量很激烈 老人暂时占了上风 很紧 很激烈 心理 一定要把鱼捕上来 23.老人面对挫折时,敢于迎难而上,可以看出老人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解析】21.该题考查的是汉字的读音。

对一些容易读错的汉字,平时要注意整理。“绷”在这里是拉紧的意思,读“bēng”;
“迸”读“bèng”,不要误读成“bìng”;
“绕”读“rào”,没有第三声这个音;
“沤”指水泡这一意思时读“ōu”,指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这一意思时读“òu”。

22.该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做这类题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通读文段,发挥想象,归纳总结即可。

(1)“钓索像往常那样绷紧了”说明鱼因为想挣脱逃离而挣扎;
“快绷断”说明老人和鱼较量很激烈,以至于线绷得很紧,快要断了。“可以回收了”说明鱼累了,老人暂时占了上风。

(2)“水珠儿在阳光里从钓索上迸出来”说明线绷得很紧,把水珠弹上来了。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和鱼的较量非常激烈。

(3)“我一定要拼命拉紧,他想。”可见是老人的心理活动,这些想法表明老人一定要把鱼捕上来,不能让它逃脱的决心。

23.该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人物的品质离不开人物表现出来的言行,老人在和鱼的较量中,始终怀着一颗对抗到底的决心,其在钓鱼时的动作和心理都表现出坚韧、不屈不挠的品质。

24.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随雨水不断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25.土壤污染不像其他污染会很快显现出它的危害性,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26.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食物品质不断下降,危害人畜健康。

27. 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采用生物降解净化土壤;
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用转基因植物来净化土壤等。

让植物来净化土壤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8.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解析】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随雨水不断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可知,土壤污染是因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迅猛,固体废物、有害废水不但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尘土也随雨水渗透到土壤中。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可知,一般污染很快就能被大家所关注,土壤污染是需要时间的,不会很快显现出来,人们发现的较慢。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可知,土壤污染会导致经济损失、食物品质下降、人畜健康受到危害。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
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培育出的治理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可知,短文介绍加强工业“三废”、生物净化土壤、施有机肥、换土、翻土、培育转基因植物、集中焚烧等措施来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

写出你最欣赏的解决土壤污染的办法即可,围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来作答。

28.本题考查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语有以下特点: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语言简洁,朗朗上口;
构思新颖,充满创意;
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在拟以写时可巧用修辞手法、成语或俗语,注意押韵。

示例: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

29. 窗外,是个清新烂漫的世界 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30. 垂柳 风 春天的美好 31.清凉如水的微风,追赶着金色的黎明,草叶上酣睡的露珠们,快乐地探身相迎。

那舞姿是绝妙的,披风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伏;
时而欲贯空飞去,时而又缠绵柔顺;
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却静雅似闲鹤。

32.翠竹身姿细长而又英俊,高贵而又典雅,在微风轻拂下,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舞姿柔美,又像一个绿色的精灵在摇头晃脑。

【解析】29.考查学生寻找中心句与体会作者情感能力。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运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了窗外的美景。故这篇短文是围绕开头句子“窗外,是个清新烂漫的世界”来写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30.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短文,从“嫩黄的小银杏叶上跳跃着欢笑……晨曦中,参差披拂的金丝柳尽情舒展着柔嫩的手臂……柳儿是喜欢风的,哪怕仅有一丝风,她也能察觉到……蝴蝶和蜜蜂醉入花丛,嘤嘤嗡嗡……”可知,在内容上,作者通过写小银杏叶、垂柳、风、蝴蝶和蜜峰等,表现了春天的美好。

31.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

按照提干要求,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拟人句与排比句。

拟人句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文中的拟人句有:“清凉如水的微风,追赶着金色的黎明,草叶上酣睡的露珠们,快乐地探身相迎”、“嫩黄的小银杏叶上跳跃着欢笑、升腾着希望,她张开贪吃的小嘴,吮吸着大自然馈赠的琼浆”、“风大些,那千百根柔条,千百丝秀发,千百张柳帘就兴奋地跳起舞”等,按照要求用横线画出来一个即可。

排比句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文中的排比句是“那舞姿是绝妙的,披风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伏;
时而欲贯空飞去,时而又缠绵柔顺;
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却静雅似闲鹤”,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

3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阅读这篇短文得到的启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写你在风中看到的美景即可。

示例:微风拂过湖面,漾起层层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有一台小梭正在织出金色的布;
岸边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修长的手臂,在晨光中翩翩起舞,如同一位美丽的仙子。

33. 34.D 35. 文 ② 36.B 37.B 【解析】33.本题考查了汉字的书写。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注意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秘、察、攀”的正确书写。

34.本题考查了对汉字笔画顺序的掌握。

“幽”是半包围结构,共9画,笔画顺序为: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弯、竖。因此第四笔为“点”。

3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词语的理解。

“斐”上下结构。“斐然”在文中表达了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显著。因此可知“斐然”在文中的意思是:显著。

36.本题考查了对多义字的辨析。

“征程”的“征”,意思是:走远路。

A.不同。“征稿”的“征”,意思是:征求。

B.相同。“长征”的“征”,意思是:走远路。

C.不同。“特征”的“征”,意思是:表露出来的迹象;
现象。

D.不同。“征求”的“征”,意思是:征收;
求索。

故选:B。

37.本题考查了对多义词的辨析。

文段中“里程碑”的意思是:比喻在某一事业或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件。

A、C两项的“里程碑”与题干“里程碑”意思相同。

B.不同。该句“里程碑”的意思是:设置在路旁边记载表明里数的标志。

故选:B。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