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五个重大原则问题(3篇)

五个重大原则问题(3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5-03 18:50:11

篇一:五个重大原则问题

  

  第8卷第4期2006年12月文章编号:1673—2022(2006)04.0015一02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malofV01.8No.4Dec.2006HebeiSoftwareI嬲Utute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五个原则张洁1,李慧敏2(1.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河北保定071002;2.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摘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始终是一个关系到高校发展全局的问重复,科研课题雷同,加上科研经费有限,使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如果没有一批重点学科,不利于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科研优势。”第三,“考虑通过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评选,在全国范围内推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第四,“通过重点学科的评选,一方面推动有关部委、地方多渠道对高校学科建设后进行投入,另一方面在国家有限财力条件下,明确投入方向。”…经过这次评选,产生了全国416个重点学科以及不占限额指标的13个军事院校重点学科。其中文科78个,理科86个,工科163个,农科36个,医科53个。【23200l~2002年的学科评选,主要是考虑到:第一,“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能力,形成一批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第二,“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方向进行引导和示范,题。新时期。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应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第一。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重点学科:第二,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群组集合为单位;第四.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占据学科理论与应用前沿;第五,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综合性项目为基础运作机制。建设有机融合的高校重点学科群及创新团队。关键词: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原则中圈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高校重点学科始终是科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也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战略性环节,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是形成高校科研优势、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堡垒,是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知识窗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学界,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从学科的概念、内涵到重点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都是讨论的热点。而实践中的研究型大学则将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看作是高校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使学校上水平、争进世界一流的龙头和领头羊,因而高校设立专门的学科建设办公机构,集中精力,下大力气对重点学科进行各有特色的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本文则着重对新时期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原则进行分析阐述。经过思考和讨论,我们认为,新时期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五个。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笫三,“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集中国家和地方有限财力,通过重点建设,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巩固和扩大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针对2001。2002年的学科评选,教育部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暂行办法》中指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而且,教育部还规定了重点学科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六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强调“重点学科是强调在符合基本条件情况下,根据需求来选择的、重在建设的学科”。因而,教育部指导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思想是:符合一定的基本条件,根据需求来择优确定。…这次评选产生了964个重点学科。由此可见,高校重点学科的评选都是以我们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为主要根据的,这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新时期,我国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再评选,依然要以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战略发展需要为主要根据和原则。一、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战略发展需要来确定高校重点学科确定高校重点学科,是建设高校重点学科的前提。建国以来,高校重点学科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评选,一次在1986~1987年,一次在2001—2002年。1986。1987年的学科评选,主要是考虑到:第一,“从我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立足于国内这样一个战略方针来考虑这项工作宜早不宜迟。”第二,“从高等学校内部要形成一部分科研优势来考虑。高等学校由于学科设置收稿日期:2006一01—18作者简介:张洁(1969一),女,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学思政教研室讲师,从事比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万方数据

  16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二、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经从一个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日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的国家。但不容忽视的是,就国情来说,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战略任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不富裕,还需要继续艰苦奋斗,建设我们的家园。就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来说,举行第一次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集中有限的财力进行重点学科的建设,这是我们国家在不富裕的情况下,在学科建设上实行一部分学科先“富”起来的举措,在学科建设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及至第二次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选,也同样是要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在重点学科建设已有的基础上,继续集中扶持的重大举措。国家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同样是集中国家财力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典范。由此,“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国家在不富有的情况下建设高校重点学科的重要思想,是我国高校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三、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群组集合为单位如果说,“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从有限财力的角度来考虑的,那么以群组为单位,建设高校重点学科群,就是从高校学科本身的角度来讨论的。学科发展本身,始终存在着传统与新兴,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关系问题和学科的分化与综合问题,学科建设发展至今,注重发展交叉学科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要服务于所在地区战略发展的需要,以群组为单位,进行建设。而每个现代学科群的建设都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种类的学科,那么,每个现代学科群的学科覆盖面有多大,就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学科之间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建构,正如物理学家普朗克所指出的:“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又如斯米尔诺夫在其“现代科学中跨学科发展的某些趋势”中所说:“学科本身在越来越深入自己的对象时,就接近这样一个界限,这个界限表明,构成其它学科对象的属性和过程在客观上包含在这一对象中,……不去考察似乎与这一对象完全无关的属性和现象,就不可能认识构成该学科本身的对象的那些现象。”[31因而,建设高校学科群,需要以群组集合为单位,使重点学科在学科群的建设中得以长足发展。以群组集合万

  方数据为单位进行建设,可以统筹高校资源和学科资源,使学科得以交叉互助,避免由于高校隶属关系而造成的学科建设之间的“条块分割”,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资源整合,获得学科建设上的最大收益。四、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占据学科理论与应用前裙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重点学科的两次评选,都以择优录取、集中力量建设为重要指导思想,其目的就是要把这些重点学科建设成为学科中的领头羊,发挥高校重点学科理论促进实践发展的作用。因而,重点学科的建设始终离不开先进理论的引进、吸收以至创新。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重大,是在新时期根据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需求,集中财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地进行的。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既要提高学科本身的水平,提升高校冲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实力,又要为高校所在地区的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供咨询和借鉴,所以,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就必须始终与国际接轨,必须始终占据学科理论与应用前沿。换句话说,高校学科建设始终要有一个很高的学术起点,站得高,眼界方能宽阔,方能看得远,方能尽快地发展自己。要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将先进的理论与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实际中的重大问题相结合,将国外的先进理论引入中国,在实践中励炼理论,检验理论,创新理论,尽快出创新性成果,以成果带动理论的发展。只有这样,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才能真正担负起重任,为学科实力和高校实力的整体提升,为全国的战略发展做贡献。五、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综合性项目为基础运作机制。建设有机融合的高校重点学科群及创新团队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要为全国和高校所在地区的战略发展服务,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建设学科交叉的学科群,就必须以综合性项目为基础运作机制。综合性项目是在全国和地区战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定的大项目,每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多个学科之间人财物的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综合性项目是将理论前沿和高校所在地区战略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操作基地。建立以综合性项目为基础的运作机制,可以超越学科之间的高校隶属关系,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建设高校重点学科需要有一支高效率地为学科建设奋斗的创新团队,需要多出创新性成果。建立以综合性项目为基础的运作机制,正是为打破学科之间的封闭性,互通有无,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创新团队提供条件。(下转第25页)

  第4期李小玲,张文新,纪林芹:欺负者社会认知能力的理论述评25【2]Ma,X.BuUyingteristicinmiddleschool:individualandschoolcharac-SchoolEffectivenessandSch00l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Psychology,1999,17.ofvictimsandoffenders.[1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lmpmvement,2002,13(1),63—89.【3]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04—109.[4]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35(1):lOl—105。【5】Crick,N.R.&Dodge,K.A.AcialreviewinAReviewontheResearchinBuUy’sS0cialCognitionAbili母Wen—xin,JIandrefb瑚ulationofinf0珊ationproce88ingmechaIlismschildren’ssocialadjust-LIXiao—ling,ZHANGLin—qinment.PsychologicalBulletin,1994.115,74—101.【6】SalmivaⅡi,C.,&Nieninen,E.Proactiveandreactive日g旷es8ionamong(Depamnent0fPsychology,Sh柚dongNo衄alunjversity,sch00lbullies,vicitimsandbuUy—victims.Aggre8siveBe—Jm趾250014.China)haviour.2002.28.30一44.【7】Smith,P.K.&Boulton,M.J.Roughandtumblep18y,aggres—sionAbstract:勋c妇Zf,l,D,m4ffDnsoc缸ZprDc黜曲lg咖eD秽口,ldcD埘anddominance:Perceptionandbehaviorinchildren’8cDgn豇如n历PD删口阳MDmn加琥已D一已5p旭V口饿,lgwf咖陀g口埘扔-咖Pcounter8.HumanDevelopment,1990.33,27l一282.【8】Aresnio,W.F&Lemerise,E.A.Varietiesofchildhoodbullying:values,emotionment.2001.10.processes,6“,炒’scDgnf“D,l口6fZf砂,¨啦Dsep口,扭d堙,r坫c伽andsocialcompetence.SocialDevelop-沈破Vf如d拥幻M,D啦肥肥nfdrenandsocinlskiHfMgPs?sDc蛔Zf.已.,s七fffd妒c打c_}lff_ctrefi,lechndren.P‘trticHtarb,there历gd《疖咒f“DH[9】C啪odeca,M.,G0088enB,F.A.,Schuengel,C.,&MeenlmTeT-woqt,M..“nksbetweensocialillfb珊ationprocessinginmiddlechildh00dalldinvolvementinbuUying.m,已已咖gD九已ffcdz班vP,gg,lcgJ,D,6“z咖6P施vfD,n,ldsocf谢口6删钞,search,nndthetsexpectedt0腩gv口“n6跆细rgP船D,砌P旭一research.FmureresenrchA鹤ressiveBehaviour,pnnictp删可theon2003:29,116一127.focusthebu的jcharacteristics剪soc记lkV“0,胁eo,y0,c^口,口c-【10】C锄odeca,tions'angerM.,&G0088ens,8nds8dne8sinF.A.AgFession,victims.socialcogni-f堤厂D,TM如,lprDcessfngpmced“陀n,ld胁ebuUiesandJoumalofChildmf碱sDc缸Z1【ey肋已Mm胁e肪g扣mDmZJ“出mP,lf口砌emDffDnthePsychologyandPsychiatry,2005.tertstics。nndnlso【1l】王益文.3~4岁儿童攻击行为的多方法测评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12]Sutton,J.,Smith,P,K.,&Swettenham,J.Socialandbullying:Socialinadequa。yempmb曲诅吣四thebutbwnh孬necDg,lfffD,l口6fZ打y.words:socialinfoⅡ]响tionprocessing;也eoryofmind;cognitionskilledmanipulation?r11letllebully(上接第16页)Abs仃扯t:爿砂一d诂c驴Zf疗已sco埘f埘硎Dn括D,lPD,加已mD盯参考文献:【1]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总结报告【R】.2002.[2】罗云.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7.咖加秽幻嘶已d毒VPfDpmPnfD,∞ZZ已g已s口,ldH,lfV已培打fPs抽C^f一f挖挖PH,c£叫墨丁免PZ汜y—d括c勿ff咒已jcD,lsf,工‘c“D,l加cDZ-口,ldM,liv已糟ifiesinkgesChi,ln妫o“蹦gDD,l口c∞,ding幻tsn乒vepnnctples.Ftrst|y,toco蛹n住thmmsc啦linecZ如c咖Zf挖已口ccD,讲,zgfD历已,18PdD,D“rwherenk缈一cD“nf,),口行d咖8盘r已日co!legesnndcollegenHniversif))拈:secondly.【3】赵文华.略论高等学校的学科群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27—30.lIntversitiessho“ldchoosem口rekey—disc巾linest0·comtnlctkey—disctplinesneedurgemb:thtrdty.toconsnllctI矗缸c驴Z加P—g,.Dl妒Jns嘶g∞,lsf,ⅥcffDn一“n打.;,D“,咖眵,f口conslr∽tke≯一disciplinescons打HctcomptexneedtheneWtheones弧dfncts:thetoFivePrinciplesOfl(ey—DisciplinesC0n-弼thty.tob口sedlce,一msciplinesneedmec概tsmmec沁-structioninColleges锄dUniversitiespr国ects甜记nccomingthesuchmsm,ZHANGintmscasek时一msciplinesgrotlpsnndthek缈一Jiel.UHui—min2出sctptinesc∞smlcn触expengm印s甜eformed,con—l‘bywords:collegesanduIIiVersities;key—disciplines(1.HebeiUhiversity,Baodillg071002,China;2.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锄dLaw,Beijing100088,Cllina)snuction;principles万方数据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五个原则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张洁,李慧敏,ZHANGJie,LIHui-min张洁,ZHANGJie(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河北,保定,071002),李慧敏,LIHui-min(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HEBEISOFTWAREINSTITUTE2006,8(4)1次

  1.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总结报告20022.罗云

  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20053.赵文华

  略论高等学校的学科群建设1998(4)

  1.期刊论文

  蒋红.周景泰.刘唯聪.王兴放.谈顺法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上海高校知识创新的新平台--上海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该文在对上海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就重点学科建设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尤其在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上海高校如何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知识创新的新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2.期刊论文

  鲁蓉蓉

  谈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情报2003,23(6)本文论述了信息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就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几点看法,对现代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利用文献资源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步骤、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3.期刊论文

  陈英

  论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发展高校重点学科建设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本文在论述学科馆员制度与重点学科建设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在促进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时这些问题,从学科馆员为重点学科服务的效率、深度以及质量三个方面构建了学科馆员制度与重点学科建设的互动模式.4.期刊论文

  田峰.TIANFeng

  强化学科馆员队伍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分析了学科馆员队伍素质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及强化学科馆员队伍对于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强化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是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强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基本策略.5.期刊论文

  张淑兰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研究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6)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霞点学科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进展、成果及研究队伍的组成等,并基于词频和内容分析探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热点,以便为深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6.期刊论文

  宋鸿雁.阎亚林

  陕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成就、经验与问题

  -陕西教育(高教)2009(10)本文对陕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陕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对重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与深入的分析,期待为陕西省进一步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和提高建设成效,提供一个准确的认识基础.7.期刊论文

  王洪礼.李怀宇.王群生.聂大群.蔡建爽

  基于DEA的省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产出效益评价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认为科学地评价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产出效率对于重点学科建设布局合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DEA方法对天津市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评估其有效性,以利于学科建设资金更为合理地在各个学科分配.8.期刊论文

  乔东枝.QIAODong-zhi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图书馆创新服务

  -图书馆论坛2006,26(5)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图书馆应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构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优化藏书结构,通过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库、学科馆员、集成网络搜索引擎、网上咨询等多种手段,创新图书馆服务功能,更好地推动重点学科建设.9.期刊论文

  梅秀文.张四红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2)阐明了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重点学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即要做好科技论文的检索服务工作和科研课题立项的查新工作,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建立学科建设专题数据库等.10.期刊论文

  钟学芝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探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8)针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重点学科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对策,包括利用导航库技术为教学提供专题服务、运用信息推送技术为重点学科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和运用智能代理技术为重点学科带头人提供特别服务等.

  1.孟庆建

  普通医学院校重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gcjszyxyxb200604007.aspx下载时间:2010年5月20日

篇二:五个重大原则问题篇三:五个重大原则问题

  

  问题处理的“标准五原则”

  华昊

  随着一个企业不断前进发展,员工队伍的不断壮大,企业的管理水平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个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总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那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分析解决呢?

  目前在很多企业里,当出现异常问题导致严重后果的时候,很多的管理人员第一反应就是员工在工作时出错,没按照规范标准来做,甚至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到员工头上,对员工进行处罚。长久下来,不但使员工产生对抗情绪,造成员工队伍的不稳定,而且同样的问题仍然一再发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那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在此,本人跟大家分享一下处理问题的“标准五原则:(为了便于理解,采取流程图的形式)

  该逐步向“法治”转化,必须做到“有法可依”。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不能完全依靠“人治”,而是应当出现问题时,管理者首先应检查在做这件事情时有无标准,如果因为没有标准,那么在我的理解是管理者自身出了问题。

  2如果有标准,那么标准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培训,如果标准只是存在于管理者的书柜和电脑里,形同虚设,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这也是管理者的问题。

  3如果已对员工进行过培训,员工也清楚这件事应该如何去做,那么应检查员工在做的时候有没有遵守标准。

  4如果员工按标准去做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检查标准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5如果标准不存在问题,那么管理者应该反思下在日常标准的执行上有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要知道,只要是人都有惰性,员工只会做领导关心的事情。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综上所述,我想,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上只要能把握“标准五原则”,在最大程度上将大大减少甚至杜绝一些异常问题的反复发生。在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上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