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名物理学家教育历程》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名物理学家教育历程》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8 09:45:0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加来道雄(MichioKaku)博士,美籍日裔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就出自于加来道雄博士,这篇文章的三块主体内容,百分之百地叙写了作者童年及高中阶段的生活之趣之思之行。文章标题中的“教育“,严格意义上说是作者的自我教育。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入思考探索其现代意义。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作品思想和主旨的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本课承接着前一课对自然科学的介绍,从探索者的角度入手,侧重于“如何做”的教育。本文作为一篇科普文章,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也弘扬了科学精神,也能启发学生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的贯彻《课程标准》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的理念和要求。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是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因此课前指导阅读课文,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以帮助理解课文。

【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自如地运用工具进行文言文学习,在读懂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掌握作者的行文逻辑、思路,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阅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了解学科知识。

拓展性目标:课前教师提出导读提示,学生自学为主,课上师生共同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挑战性目标:分析文本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了解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文本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追梦的年龄都有梦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他的文章中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成为一位物理学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内在的基本素质,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

2、作者介绍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3、说明文基础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记的种类及本文题记的作用:题记的种类包括——阐发式、诠释题目式、点明题旨式、总领全文式、设喻寓理式 本文题记的作用:提示下文是在介绍有关科学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 阅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了解学科知识。

2、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导学过程 问题组 问题1:
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要求:(1)正音。(2)字词积累。

学法指导: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适当地加以点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积累。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问题2:
1、全班朗读课文,梳理本文的基本结构。

学法指导:通过朗读去概括段意,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学生讨论展示,教师点拨。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楚,又重点突出。结构如图:
童年[2-14节] 青年[15-18节] (成年)[1节,总纲]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2-11] 实验[15-18](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故事(理论)[12-14] 问题3:
1、本文的主旨内容。

2、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学法指导:生自由发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性。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1、 这篇文章以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作者自己成为一个物理学家的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启示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

2、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3)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以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作者自己成为一个物理学家的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启示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

五、板书设计 六.达标检测:完成课时练中的练习。

七.课后作业:总结梳理课堂笔记。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梳理本篇文章的主题脉络和中心主旨,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这篇文章作深入了解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 1、 深入探索理解文章内涵。

2、 分析文本特点。

三、导学过程 问题组 问题1:
“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学法指导:生自由发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性。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问题2:
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学法指导:通过朗读去概括段意,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学生讨论展示,教师点拨。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问题3:
1、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2、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学法指导:生自由发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性。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1、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2、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问题4:本文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学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本文布局谋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
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理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以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作者自己成为一个物理学家的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启示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

五、板书设计 六.达标检测:完成课时练中的练习。

七.课后作业:以“兴趣”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片段。

八.教学反思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