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2023年南郑区农业局工作自查报告 (2023年)

2023年南郑区农业局工作自查报告 (2023年)

来源:自查报告 时间:2022-11-20 09:55:03

南郑区农业局工作自查报告 南郑区农业局2017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报告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2017年度综合考核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局迅速安排部署,统一思想认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郑区农业局工作自查报告 ,供大家参考。

南郑区农业局工作自查报告

  南郑区农业局

  2017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2017年度综合考核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局迅速安排部署,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按照要求,逐项逐条梳理,认真自查落实,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来,我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对标作战图,以追赶超越为总目标,以产业脱贫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导向,以农业倍增工程和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产融合为突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6.83亿元,同比增长5.5%。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0元,同比增长12%。

  一、产业扶贫及部门包村工作

  (一)产业扶贫工作

  开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省市区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把产业脱贫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着力在精准施策、技术服务、项目帮扶、合力攻坚、问题整改等方面下功夫,产业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指导各镇办

  切实做好整合资金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确保产业扶贫资金精准投放。2017年我局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398万元,已拨付项目资金3192.2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有力的推动了脱贫产业发展。二是建立产业脱贫工作季度点评机制,于4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中旬和12月中旬对各镇办四个季度产业脱贫工作开展了点评和考核并通报。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等措施,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任务落实,全区脱贫产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111个贫困村全年种植粮油19.99万亩,种植蔬菜2.61万亩,饲养生猪24.3万头,饲养牛1.275万头,饲养羊2.2万只,饲养家禽53.6万只;茶叶、果品、中药材、核桃、苗木花卉、木本油料种植累计总面积分别达到6.9万亩、1.73万亩、2.75万亩、1.6万亩、0.5万亩、2.2万亩,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面覆盖到村。三是提炼全区产业扶贫新模式,梳理、总结、提炼全区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扶贫典型模式和2个镇产业扶贫工作做法经验,挖掘3个典型模式在全区推广,印编《南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扶贫范例汇编》1500本,供各镇办、村和驻村工作队学习借鉴。四是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着力建设扶贫产业园、扶贫工厂、扶贫基地,全力推进脱贫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7个扶贫特色产业示范园,目前万亩烤烟产业示范园已建成,扶贫工厂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五是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订单生产、代耕代种、托管代管、股份2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全区已有各类经营主体855个参与脱贫产业发展,其中228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托产业,实现每个贫困村均有1-2个经营主体带动的脱贫产业。六是成功举办了2017年赛茶大会,建成汉山广场产业脱贫茶叶展销中心,总面积400平方米,11家重点带贫茶叶企业入驻常年展销。七是在全市十县一区产业脱贫前三季度考核中,我局排名均位居第二名;在脱贫攻坚半年目标任务考核工作中,被区脱贫攻坚指挥部评为先进行业扶贫单位。

  (二)部门包村工作

  我局系统承担了8个村55个村民小组的包村帮扶工作,共有2316户7149人。按照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安排部署,完成建档立卡735户1892人,建档立卡率100%。同时紧密结合局系统包村工作职能,突出“产业覆盖、政策支持、利益联结”三个关键,以发展茶叶、生猪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主,中药材、特色养殖及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为辅助,积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对今年计划脱贫的75户226人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全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407万元,共计硬化拓宽村级道路44.6公里、安装路灯52盏,建水泥平板桥3座、钢轨桥1座,修建蓄水池5座、泉室5座、开挖管道300余米,修复自来水管道2500余米,免费发放太阳能热水器450台套,建成8座垃圾处理站,村级文化广场2个。同时利用技术优势举办各类培训280余场次,培训指导2240人次,8个贫

  困村共计发展魔芋1040.8亩、木耳1000余架、山野菜1000亩、新建茶园406亩、中药材139亩、经济林342亩,种植烤烟48亩,养殖家畜1100头、家禽5958只,养殖中蜂1215箱,落实扶贫互助贷款168万元,兑付奖补资金85.1万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村民生活质量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为包扶村经济发展和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局机关包联的福成镇中营村,山野菜基地建设由最初的包扶村扩大辐射至整个福成镇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农业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主导产业稳健发展。以实施农业倍增、打造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为抓手,以高产创建为平台、集成技术推广为支撑,稳步推进粮油生产,强力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2.5万亩,其中:水稻25.2万亩、玉米12.6万亩、小麦6.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6.23万吨,完成任务111%。二是油菜收获面积23.5万亩,实现总产3.5万吨,完成任务106%。三是全年完成茶园低改1.7万亩,新建茶园1.1万亩,分别完成任务的106%、110%。茶园总面积达到20.84万亩,投产茶园14.5万亩,年生产干茶1.1万吨,实现产值14.5亿元。四是全年饲养生猪105.36万头,出栏64.1万头,完成年度任务105.7%。全年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25万头、5.7万只、231万羽,出栏1.42万头、2.5万只、133万羽,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6.9%、102.0%、104.6%;肉、蛋、奶产量分4别达到5.21万吨、0.69万吨、1064吨,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1.2%、105.4%、100.4%。五是全年蔬菜复种面积8.94万亩,实现产量18.8万吨,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104%;其中种植食用菌300万袋,实现产量0.36吨,完成年度任务100%。种植魔芋3.45万亩,实现产量4.1万吨。六是抢抓猕猴桃“东扩南移”机遇,加强新建猕猴桃基地管理,实施搭架1200亩,新发展猕猴桃3000亩。全年实现水果产量1.79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44%,实现产值5366万元。七是在14个镇43个村种植烤烟20283亩,涉及种烟农户838户,完成烟叶4.93万担,产值5841.89万元,实现税收1285.21万元,户均含补贴收入7.58万元。

  (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序推进。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创新为重点,全年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全区53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累计建成面积8.6万亩,实现产值9.21亿元,同比增长14.39%;全年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个,新认定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75%;新备案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10%;新认定家庭农场47家,完成年度任务的313%。

  (三)农村土地确权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进入收尾阶段,全区确权登记63.82万亩,确权总农户12.77万户,已颁发经营权证书12.71万户,颁证率99.5%;二是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以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南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农工部、区农业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安排了全区21个镇办41个村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从中选定了圣水、协税、两河、胡家营、牟家坝等5个镇的9个村作为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村,列入省考的8个村现已全面完成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和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任务。区上确定推进的33个村中,有25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界定,成立经济组织正在有序进行。三是先后召开了工作安排部署会、工作推进会、现场业务推进会和视频会,专门解决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强化业务指导,制定印发了5个业务指导性文件,建立跟踪指导和工作进度督查机制,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全年累计到各镇办开展业务培训12次,巡回镇村指导清产核资和“三变”业务及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业务52村次。四是积极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设立了南郑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4笔,贷款金额210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制定农业生产6计划,将全年粮油生产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镇办,同时持续加强农业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建立水稻新品种示范筛选基地4个,示范展示水稻新品种31个,示范展示新品种22个面积328.6亩,对比试验区

  6个,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年可增产粮食600万斤。二是优化养殖结构,坚持稳生猪、扩牛羊、促蛋禽和发展特色养殖并重的思路,强化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保持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3.6万头以上。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以茶叶、烟草、粮油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运行正常,全区249个规模加工企业累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32.9亿元,预计加工增值率可达到2.8:1。四是培育农业农村人才。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全年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80余场次,培训农民5100余人次,现场指导4300余人次,接受农技咨询36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万余份。累计培训职业农民206人,171人通过考核评审。五是搭建农业服务平台。认真做好“汉农阁”休闲农业APP软件应用推广工作,全年类计入驻商户49家。以鹏辉、汉祥、瑞虅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示范点休闲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大幅提升。休闲农业经营收入有所提升,预计经营主体从业人员收入增幅较上年增长10%以上。六是农机化推广工作。成功争取农机购机补贴381.9万元,引进推广新机具3000台套,办理补贴机具370台套,受益农户275户,补贴资金

  291.2万元;全年培训农机操作手2000人次,培植农机大户110户,新发展农机新型经营服

  务组织4家。完成机播5.7万亩,机收37.6万亩,机耕整地53.8万亩,全年农机化作业97.1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66%以上。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1.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3.5万千瓦,分别较上年增长3%和2%。七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全区农业面源污染源调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1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

  15万亩,成功研制生产生物有机肥品种2个、育秧基质土产品1个,消化利用小麦、水稻、油菜、玉米各类农作物秸秆5万亩,批量生产有机肥1.5万吨。2017年化肥、农药用量分别为7.7万吨、388.75吨,分别较上年减少0.22万吨、7.3吨,同比减少2.86%、1.84%。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督导养殖企业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建成120立方米沼气工程1个,年处理养殖粪污70多吨;全年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38.1万亩,秸秆综合利用总面积达6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核心示范区秸秆利用率达到100%;扶持发展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10余家,年消耗秸秆10余万吨。认真贯彻落实秸秆禁烧巡查制度,全力配合环保局完成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和综合利用,辖区内秸秆禁烧达到100%。

  (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高农业效益。一是水稻转型升级。以建设一个水稻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四个特色示范点和开展绿色水稻高产高效创建为核心,把发展现代水稻产业经营体系做为重点,广泛开展水稻集成技术研发推广示范,建成水稻示范基地5个,培育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8家、种粮大户2户。在水稻机械插秧落实在28个村26个示范点,示范推广水稻机械育秧1500余亩,完成机械插秧面积15000亩。在平坝、丘陵七个片区落实七个百亩高产示范点,示范面积7200亩;3个万亩示范面积31200亩,在8个镇的水稻生产上统一实施绿色水稻高产高效创建项目,辐射带动15.5万亩。二是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建设福成万亩魔芋、香椿,与宏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万亩山野菜基地。三是积极发展农业园区。加大对云峰寺、罗帐岭四个观光茶园支持的力度,云峰寺、罗帐岭、新美新三个茶园光观道路和通往园区主干道任务基本完成。汉祥现代农业园区立足三产融合将茶产业与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园区投资160万元的茶文化展示楼全面建成并对外营业。四是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持续推动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发展,积极巩固1个国家级、35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稳步发展4个“一乡一业”示范镇。全区已认定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区5家,休闲农庄13家,休闲明星村5个,成功申报华荣魏家生态产业园等10个休闲农家为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年举办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培训班106场次,参训人员6113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1%。我局推荐的黎坪镇瓦石溪村被农业部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现代新村。五是积极打造农业品牌。全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家(企业)5个品种,全区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到26个。组织南郑区金正米业等4家企业4个农产品申报2017年陕西省名牌产品,组织南郑区同利源茧丝绸有限公司等2个企业的2个产品开展省级名牌产品复评工作。黎坪镇惠民农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携“汉黎”系列土蜂蜜产品,斩获“首届陕西中蜂蜂蜜品质大赛”金奖。六是重点项目投资。包抓的南郑区水稻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和南郑区天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两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81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4%。

  (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7年我区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我局积极行动、迅速调研、明晰思路,制定印发了《南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同时强化业务指导,先后制定出台了5个业务指导性文件,做到改革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组织外出学习,开阔工作思路。由区委副书记带队,组织相关人员赴贵州多地学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经验;产改办组织9个镇分管领导和12个村支书及业务人员学习汉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三变”工作中,汉山街道办总结提炼了“11234”的“组合拳”推进模式,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入股农民每年取得不低于6%

  的分红,3年后还本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三个贫困村已有75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454户,该办“三变”工作经验被陕西传媒网登载宣传。三是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指导各镇认真开展村级财务清理审计和财务公开工作,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组织对全区15个镇66个村申报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进行了审核,共审核筹资123.4万元,筹劳3404个工日,配合区纪委对协税镇11个村2015-2017年财务做了清理审计;广泛开展减负政策的宣传学习,及时掌握动态,对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土地流转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13.29万亩,流转土地农户24846户,其中:流转面积在百亩以上的886宗,其中经营主体办理土地流转登记备案122家,流转土地143宗、6137户,流转27557亩,年土地流转收益635.29万元,户均年土地流转收入1035元。

  (四)完善农业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一是扎实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完成小麦一喷三防6.36万亩次,防控稻水象甲47万亩次,综合防效达到90.4%;动物防疫采取春秋集中免疫平时补针的模式,强化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免疫密度均达到要求,全年无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坚持业务部门抽检与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相结合的方

  11式,全年累计检测果蔬农产品样品4582个,占年度任务的104.1%,检测合格率99.9%;配合省市业务检测机构例行抽检样品67个,合格率均达100%;开展茶叶农残专项抽检一次,抽检23个鲜茶叶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严把动物检疫和肉品上市关口,全年完成生猪产地检疫65479头,生猪定点屠宰检疫32087头,检疫肉品2407吨,无害化处理非病害肉41.71吨;开展猪、牛、羊“瘦肉精”检测1857头(份),全部为阴性;开展屠宰环节兽药残留抽检641头(份),兽药残留检测指标全部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保障了全区肉品质量安全。三是农业综合执法不断强化。全面贯彻中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兽药经营GSP认证和高毒、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全年出动执法人员53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524个次。对250余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9个奶牛养殖场(点)的兽药、饲料存放点进行了排查,对兽药经营门店和养殖场存贮、销售和使用过期、假劣、禁用、限用兽药及添加物行为进行了全面检查。共立案查处农资案件4起(种子2起、农药2起),当场处罚9起,查获问题农资114公斤;查处违规屠宰生猪案2件,违规跨省引进非种用羊案1件。四是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和监管信息化稳步推进。在全区范围内全面

  12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统一了合格证样式,组织各镇办监管机构开展了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摸底调查,建立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库。同时大力开展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试点,选择新美新公司等13家生产企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可追溯试点企业,加入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平台,逐步实现我区“三品一标”基本包装标识规范使用和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四、党建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扎实开展“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党建工作责任,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局班子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力抓好各项农业目标任务落实推进。结合主题作风建设、主题党日+、一聚焦三对标工作的开展,找差距、抓整改、促落实,真正推动学习教育深入有效开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政治意识,严格贯彻落实三项机制,进一步树立能者上、干者容、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我局形成了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良好风气,干部队伍政风行风持续向好、综合能力持续增强。

  13二是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健全完善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的组织生活,抓好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局系统9个支部共组织各类学习50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30次。党组书记讲党课2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5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5次。

  三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全年局系统有1个支部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3个支部进行了改选,1个新成立联合支部按程序进行了选举,明确了各支委分工,确保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严格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全年按期转正2名,接收预备党员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名,培养对象2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

  四是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年初局党组、纪检组分别与13个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律监督员签订责任清单,确保“两个责任”的层层落实;在区农业信息网站公开征集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局纪检组成立2个作风督导组对系统内部的对作风建设开展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追赶超越目标完成进度进行督查和点评,严格按照“一季一督一点评”的要求,全年对局机关和13个局属单位开展了7轮次督导检查,发出作风建设、一聚焦三对标整改书39份,对违反日常作风纪律

  14规定的6名干部进行了警示提醒谈话,立案1起查处1人,强化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力戒违反干部作风纪律和机关效能建设的各种行为发生。

  五是认真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以激励为前提、以容错为保障、以能上能下机制为根本,向系统干部传递务实重干的强大正能量,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及决胜脱贫攻坚战。选派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同志到脱贫攻坚一线,所包联的8个村派驻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了脱贫攻坚精准识别、问题整改、政策落实等任务。去年以来,调整充实5名作风过硬、担当负责的同志到扶贫驻村工作队;考察推荐1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6月底已被区委组织部选派到小南海镇康家坝村任职;考察抽调3名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局机关科室锻炼。“七一”前夕,局系统推荐16名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共产党员受农业系统工委表彰,营造了褒扬先进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我局脱贫攻坚工作。

  五、工作亮点

  1、为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我局成立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组建了11个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指导组,对全区14个扶贫战区、21个镇办的111个贫困村技术服务分片包抓,做到了技术培训向技术服务转变、课堂培训向实训转变、专家指导向综合服务转变,确保了产业脱贫户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挑选39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建立

  15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组织45名中高级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组建产业脱贫技术服务乡土专家团,两个专家团队面向全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为全区产业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扶贫“百日会战”行动,11月15日全市产业扶贫秋季攻势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局局长李应德对我区产业扶贫好的做法进行了充分肯定。

  2、8月底,经省农业厅调查选定,由我局承办的全省种植业转型升级示范和全省农药管理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全省11个市区120多人参会,我局做了先进经验发言,并在全省推广南郑模式。9月中旬,新浪网、凤凰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走进南郑,聚焦我区水稻转型升级示范工作并进行宣传报道,提升了南郑大米产区的知名度。

  3、我局根据区上农业耕地实际,结合我区农业发展规划,高标准的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顺利通过省市两级验收,12月被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单位。

  4、我系统驻法镇沙坝村第一书记张可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先进个人,并代表汉中市参加全省产业脱贫先进事迹报告会;驻法镇沙坝村第一书记张可、湘水镇海明村第一书记王小红等两名同志被区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六、存在问题

  16(一)产业脱贫工作方面:一是部分贫困户中长短产业配臵不到位,部分贫困户发展产业内生动力不足。二是部分镇村和贫困户产业扶贫档案资料还不够规范。三是全区丘陵、山区、平川耕地面积各占1/3,农户耕地面积零星分散,人均耕地1亩左右,脱贫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

  (二)农业发展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依然存在,持续影响着农民群众种地积极性,有撂荒现象。二是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建设滞后,品牌、优质意识不强,没有真正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动植物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疫情防治经费不足,防控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给粮食、畜牧业生产安全带来了隐患。四是项目建设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建设用地审批困难,一些规划难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建设。

  七、工作思路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落实省委“五新”战略及中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建设“四个南郑”新篇章。以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主导产业发展、产业脱贫工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全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一)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助力群众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以加快全区贫困村脱贫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扭住“产业覆盖、精准帮扶、联结机制”三个关键,抓好产业基地建设,优化结构布局,精准覆盖、规模发展;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完善带动机制,精准对接、互促双赢;抓好产销链接体系建设,对接市场、连接农户,走以销促产、三产融合之路;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用活用好项目资金,精准支持、全面覆盖;抓好“三变”改革,稳步扩大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四个一”发展、确立长效机制;抓好技术支撑,聚力跟踪服务,扶能力增志气、激发内生动力;抓好组织领导,合力补齐短板、破解弱项,全力以赴夯实脱贫产业基础,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实现全区所有贫困村的扶贫特色产业全覆盖,每村至少有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至少有1家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每位产业脱贫户至少有1个长、短期结合的产业增收项目。

  (二)培育主导产业增长点,促进提质增效。坚持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围绕优势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茶产业在稳步壮大茶叶基地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茶园管理、品种改良、名优茶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全年新发展良种茶园0.8万亩;畜牧产业以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户培育为重点,引导养殖场(户)强化市场风险防范能力,着力优化

  1养殖结构,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创建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2家以上,培育饲养量2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家,预计年出栏生猪63万头;以设施蔬菜发展为重点,着力新品种引进、特色培育、规模扩张,全年种植蔬菜8.7万亩、实现产量18万吨;优化烤烟区域种植结构,提高基地建设水平,抓好种植面积2万亩的任务落实,努力实现产量5万担。

  (三)狠抓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转型升级。以实施农业倍增、打造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高产创建为平台、集成技术推广为支撑,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强力推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广油菜免耕直播等关键技术,加强观花海精品路线油菜种植指导,确保粮食种植面积51万亩,油料23.2万亩,产量分别达到14.6万吨和3.32万吨以上。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农业综合种养模式,构建绿色有机农业产业体系。

  (四)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在持续抓好已认定53个县级以上园区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重点,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现代设施装备农业、现代组织方式经营农业的发展思路,抓好农业产业提升、科技应用推广、发展模式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和功能拓展等工作,推动园区与农户结合、种养与加工结合、农业与旅游结合,支持云

  1山、新美新、天一等园区发展壮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积极申报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认定县级园区5个。

  (五)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整合、优化农业投资政策,强化农业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茶业、生猪、休闲旅游等潜力大、前景好、区位优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引进“能投资、愿投资、敢投资”的企业落户南郑,着力项目建设日常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和精细化,严格按照农业财政专项项目管理办法进行项目管理。

  (六)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将政策扶持重点从农产品基地建设向品牌建设、技术改造、市场开发和电子商务等方向转移,支持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着力培育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年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龙头企业5个,县级家庭农场20个以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以上。

  (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全面查漏补缺,完善数据库建设平台。协助区档案局督促各镇办完成收归建档移交工作;二是在2017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基础上,在剩余村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拟退出贫

  2困村推进“三变”改革,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指导管理,继续落实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落实规模流转土地财政奖补措施。

  (八)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力。认真抓好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全年新培育职业农民不少于200人;充分发挥农技体系支撑作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在主导产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认真落实农机购臵补贴政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充分发挥农机具节本增效作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九)加强监管认证,打造农业强势品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扩大果菜茶标准园创建规模,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以“三品一标”认证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农产品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全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以上。推进我区农产品品牌提档晋级,打造南郑农业强势品牌,大力提升质量和品牌效益,不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核心要义,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梳理、大落实大推

  21进”活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认真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打造一支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推动追赶超越、建设“四个南郑”迈上新台阶。

  南郑区农业局

  2017年12月25日

  22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4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